大選結束以來,因著政黨激烈對峙而帶起的動盪,迄今並未平息;隨著年關將近,親友團聚相互祝賀之外,正可以進行深度對話,完成必要的傾聽與意見融合。
何其有幸的,接連在2018年底和2020年初的兩次大選,間隔不到14個月的大工程,讓我們有了檢視民意動向的客觀空間。只要冷靜面對彼此的視角與終極關懷,就能有積極對話與修補歧見的可能。
政治應良性競爭
首先,健全政黨政治與良性競爭的終極追求,都必須在民主價值的指引下進行;反之,任何行政專斷和敗壞體制的操弄,則是造成人心分離的最關鍵,必須果敢指陳和時時做檢討。
其次,過往當權者的私心自用,為了個人的歷史定位,或要漂白其軍方出身,而假教改鬆綁之名,縱容不肖的利益輸送。再假以偷天換日的手法,讓坊間傳聞替代必要的史實查證,才有今日國家分離與人心撕裂。
再則,從鳥籠公投的譏諷開始,包括投票的技術規範,一路到國家前途等重大議題,能否成案的現制;再加上歷經30年的統獨路線,爭論不休。仔細對比2018年的東奧正名與同婚民法兩案,以及此番催票成功的2020,應該可以提供相當的解析。
總統選票不應類比
在東奧正名的當時,正反票數短差足有100萬票以上;而同婚適用民法與否的正反立場,短差更達到350餘萬票。這之外,尚有該次縣市長投票的選民,出席的約140萬人,未領取公投票或是直接投廢票。
選後在接受英國BBC電台的專訪時,小英總統提及新國號,以及提醒國人兩岸戰爭的不可測。但她卻忽略了多議題的總統選票,並不適合做統獨公投的類比。橫諸眼前的天塹,絕對過半的公投票數幾近970萬;然而支持小英連任的數字,817萬,距離不惜代價的國家定位,尚短少150餘萬票。
這兩次選舉的選票解讀,背後的理路與因果參考姓,都必須嚴肅以對。
此外,介入政黨運作的策略性干擾,前有在2016年國民黨初選時,公然鼓動網路青年,唯一支持柱柱姊的翟神。晚近,則有接受民調受訪,鼓勵支持者蓋牌,全數挺小英;以及副總統當選人之尊,在媒體受訪時,卻建議最大反對黨改換黨名。這些舉措,明顯違反政黨分際與政治倫理。
勿恣意改換身分
讓政黨專責於選舉和為國舉才,誠然是台灣擺脫黨國體制以來,做好民主深化的共同目標。至於楚材晉用的跨黨派遊走,不論在台灣或在美國都有的。然則,美國的政黨初選還是有法律規範的;像在德克薩斯州,一旦參與政黨初選投票,或宣誓登記成為某政黨黨員,就不能在該年度內,恣意改換身分。
總之,唯有知識分子的風骨與媒體自覺,時時檢視掌權者的投機倖進,又能積極關切青老世代的矛盾被激化,才能以智慧調和,來避免社會失控可能。於帶起全面的自省與謙遜氛圍的同時,比對國際案例和提供深入解讀,是最為迫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