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身分證缺配套 易曝隱私侵害人權

祝潤霖 2020/01/15 18:33 點閱 6400 次
開放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柏鋒表示,eID所衍生的數位足跡,一般人要如何查詢並刪除?。(photo by 祝潤霖/台灣醒報)
開放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柏鋒表示,eID所衍生的數位足跡,一般人要如何查詢並刪除?。(photo by 祝潤霖/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祝潤霖台北報導】「連民進黨4位優秀的立法委員都站出來反對eID的法律配套時,為何內政部堅持要編列預算在今年馬上通過新身分證?」民間團體15日表示,現行法規不足以因應換發身分證後的資安風險,呼籲在野黨堅持把關,執政黨勿輕易放行,切勿草率通過預算,讓人民陷入隱私權遭到侵犯的風險。

立法院本週召開總預算案臨時會,朝野協商包括內政部所提晶片身分證(eID)的4億2,000萬預算,國民黨、親民黨、時代力量皆就該預算提出了全數刪除或凍結的提案。

專法限制有必要

「反對eID並不是要回到原始時代,現行的自然人憑證其實就很夠用。」開放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柏鋒表示,雖然eID像萬能鑰匙,號稱可以開政府的各種服務很方便,但如果這個卡可以開車、開家門,透過讀卡機,eID有可能幾公尺外被遠端讀取側錄,難道沒有任何風險嗎?所衍生的數位足跡,一般人要如何查詢並刪除?

「其實我們可以選擇不要晶片護照,但為何不能選擇不要晶片身分證?」李柏鋒表示,以1998年行政院研考會的國民卡計畫為例,當時已完成招標程序的國民卡計畫,是在民間團體和立委的連署壓力下才暫停實施,當時領銜發起連署的,正是民進黨柯建銘委員,而當時的訴求之一,正是訂定法律規範。

法條配套付之闕如

「數位服務的資安防護,卡片使用上的資安防護教育,也看不見規劃。」李柏鋒表示,以日前台北市國中小裝設自動販賣機為例,當時以悠遊卡付費,也引發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等人對個資保護的質疑,並認同北市府訂定專法來規範晶片卡衍生資料的使用與刪除的想法。「為何換成eID,民進黨的立場就髮夾彎?」

台灣永社秘書彭至誠則表示,目前戶籍法並未就晶片身分證所涉的個資及隱私權加以規範,個資法第16條有關公務機關將個人資料做目的外利用的規範,在面對eID的衍生資料是否可被使用的爭議時,也欠缺更一步的具體規範及審查基準,「法定程序」則更是完全闕如,可能有違憲法法律保留原則及法律明確性原則。
cari
台灣永社秘書彭至誠(左起)等民團代表呼籲,切勿草率通過預算,讓人民陷入隱私權遭到侵犯的風險。(photo by 祝潤霖/台灣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