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毒年齡陡降 慎防混合式毒品流竄(王翔正)

王翔正 2019/10/13 15:48 點閱 2274 次

蔡英文總統曾於「2016年全國反毒會議」中宣示政府反毒決心,但直至今日,用毒年齡急速下降與施用新興毒品致死案件仍有增加趨勢。

青少年用毒人數增加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資料顯示,我國平均首次接觸用藥年齡已降至12.5歲,縱然目前吸毒人口中以18至24歲為最高,但數據顯示許多國小學童已接觸過毒品,毒品問題嚴重性超乎想像。

根據重要內政統計指標,統計2005至2018年度資料顯示,未滿15歲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從2005年18.70%減少至2018年12.92%,惟2017年法務部統計,與去(2016)年同期相比,少年及兒童涉毒遭判刑從40.6%上升至56.5%,增加百分之16,雖然因少子化,學校學生逐漸短缺,但學齡吸毒者之保護管束案件卻與日俱增。

從好奇到服毒

在好奇心與同伴慫恿之下,學生常禁不起毒品誘惑,又父母平時忙於工作,疏忽溝通且忽略生活狀況,孩子極易誤觸毒品。

特別是偏鄉外移人口嚴重,學童普遍生活環境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偏高,導致家庭監控力缺乏,校園變成了放學後的群聚場所,一旦學長帶學弟,加上自我控制能力低,少部分的孩子便會無端陷入吸毒無盡深淵。

新興毒品日益猖獗

根據法務部統計2011年至2015年新興毒品致死案例,施毒致死者平均死亡年齡為27.7歲,更令人訝異的是毒癮致死者身上存有7至9種新興毒品。

相關研究資料顯示,新興毒品濫用致死的現場以旅館、摩鐵最多,濫用情形以青少年為最大宗,各式各樣的零食、飲料、糖果皆可能是毒品偽裝,用卡通人物、名牌LOGO等圖樣當外觀包裝藉以吸引施用者。

目前我國以「毒咖啡包」、「毒奶茶包」形式流竄毒品市場,然而,毒品咖啡包之大盤商無法有效取締查獲仍為現今打擊毒品犯罪一大瓶頸。

溜滑梯現象

毒品犯罪為各類犯罪的淵藪,犯罪學研究中,毒品常有「溜滑梯現象」,犯罪者除本身深陷毒品犯罪外,更會接續從事其他犯罪(如:搶奪、強盜、竊盜等),如同溜滑梯從上到下一般串聯,甚至短短幾年內毒品施用者會質變成毒品供應者,所以對於毒品犯罪之防制不可不慎,毒品氾濫不僅動搖國本,更是迫切的國安問題。

為防制毒品濫行,建議可朝以下幾個方向邁進:
1.監獄本質上為「強迫教育」,難收教育之效,亦造成用毒者社會化工作難以進行,且我國監獄內毒品犯高達48%,甚至容易結識同好,從小毒換成大毒,造成諸多監獄化負面作用,建議以醫療模式先行,讓藥癮者徹底根除毒品箝制。

2.為逃避現實與生活挫折,藥癮者常在毒品中尋求溫暖與慰藉,在毒品危害防制上,研究顯示「家庭支持」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若有家庭接納與肯定,以關懷取代指責、溫暖代替冷漠,俾使藥癮者重回社會懷抱。

3.為避免青少年濫用毒品,倘若父母發現孩子出現異常偏差,必須適時溝通,並教導正確用藥認知與交友觀念,防微杜漸將問題消滅在青少年時期,是最省力也是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