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介入文旦收購方式值得商榷!(李武忠)

李武忠 2019/09/16 12:12 點閱 28722 次

今年颱風並未對國內文旦主要產區造成重大傷害,導致今年文旦盛產,年產量約7.2萬公噸,較5年平均增加5%。

為避免價格暴跌,讓農民血本無歸,影響農民投票意願,農委會立即實施補助收購次級品計畫(全台收購約4031公噸),鼓勵廠商及農會收購做加工品或堆肥來降低進入市場的文旦數量,穩定文旦價格。

這樣的做法已經成為農委會在處理國內蔬果盛產(如芒果、 鳳梨、去殼筍等等)的既定模式!這樣的措施有若干檢討空間。

強制性申報制度

1.各國政府因應農產品的產銷失衡,多以防範未然為首要(如採計畫性生產),特別著重在源頭管控,除了嚴格實施農業種植申報制度外,也透過即時資訊系統,將最新農業生產、市場動態等資訊送到農民手上,作為每年種植決策參考,讓農民生產行為趨於理性減少投機性。

只是台灣目前還是採取鼓勵方式並未立法實施強制性申報制度,現行農產品價格預警機制也不夠完備,才會放任農民生產,等生產過剩後再用國庫來補貼收購次及農產品,雖安撫了農民,卻造成社會輿論的反彈,對選情並不一定有利。

農民未納稅

2.政府體恤農民耕作辛勞及確保台灣糧食供應穩定,特於1955年,修訂我國所得稅法和營業稅法,給予農業免稅規定迄今。

這期間國內農業生產結構、生產規模、經營方式、生產技術、政府補助等等均有了很大的轉變,專業農民部分具蔡政府宣稱平均年收入已達150萬元以上,已經超出台灣年所得均線,顯已脫離自力耕作模式,加上這些年台灣經濟狀況不佳,勞工階層過的相當辛苦,基於賦稅公平,獲利的農民該不該繳納所得稅,一再引發外界議論,只是一碰到選舉政府顧及選票,就不敢正視問題做出改革,未來應由農民出資成立「避險」基金。

鼓勵智能農業經營

3.政府鼓勵加工廠大量收購所謂的「次級品」作為其他用途,減少進入市場的數量,來穩定售價,此種便宜行事的做法(與美日等作法不同),是否是好的策略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尤其一再拿次級品當加工原料(如果乾、飲料、罐頭、面膜、健康食品等等),而不是選用優良的水果當原料,且所生產出來的加工品又沒有標明原料來源,恐導致消費者觀感不佳,選購意願自然降低,損及品牌形象得不償失。應該鼓勵國內大企業投入智能農業經營,協助拓展外銷讓企業與農民成為事業夥伴。

一味補貼不是辦法

4.政府老是透過大幅補貼來安撫農怨,不僅無法根治「產銷失衡」的問題,還可能變相鼓勵農民以投機心理,來搶種特定作物。

5.國民黨立院黨團日前召開記者會控訴,行政院農委會政策錯誤,導致大批文旦遭到棄置浪費民脂民膏,行政院農委會回批稱,這些是花蓮縣瑞穗鄉農會收購品質較差的文旦新欉大果要用來用做有機堆肥,幫助土壤改良用不是棄置。

翻轉農業

6.先進國家透過衛星、大數據、AI、農業物聯網、軟體技術平台等經專業分析之數據及建議,讓農民可以做出更好的產銷決策,提升生產效能,成功翻轉農業經營模式,讓農業生產逐漸跳脫看天吃飯的宿命。目前國內僅極少數農業生產能跟上潮流,須迎頭趕上,才能徹底解決產銷失衡的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