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試所方舟計畫 為特稀有植物請命

祝潤霖 2019/09/04 19:50 點閱 18805 次
台灣植物紅皮書受威脅植物:琉球暗羅。(photo by 林業試驗所)
台灣植物紅皮書受威脅植物:琉球暗羅。(photo by 林業試驗所)

【台灣醒報記者祝潤霖台北報導】台灣保育特稀有植物不落人後,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啟動「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全民都有機會參與這項神聖任務!林試所所長張彬強調,保育受威脅植物不僅是政府的工作,也需要如蘭嶼高中等地方夥伴的參與,「在地保種、惠益共享」,希望能讓特稀有植種在台灣遍地開花。

槲櫟、烏來杜鵑、桃園石龍尾、囊稃竹、水社野牡丹、蘇鐵蕨、隸慕華鳳仙花、琉球暗羅、台東火刺木、紅海欖等植物目前無野生種,其復育工作引發各界關注。

紅皮書瀕危植物

專家評估全球約有25%的植物生存受到嚴苛挑戰,世界各國在「紅皮書」中,將族群稀少或有滅絕危機的生物列入「受威脅物種」;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甚至認為,在2020年以前,全球至少應有75%受威脅植物必須獲得妥善保存,人類的未來才能綿延永續。
cari
立法委員林靜儀(右起)、林試所所長張彬、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推動方舟計畫為特稀有植物請命。(photo by 祝潤霖/台灣醒報)

然而,僅憑藉著保護區,特稀有植物是否能獲得完善的保護呢?許多特稀有植物就隱藏在生活周遭,包括農田溝渠、海岸灌叢、甚至是陡峭的礁岩石壁上,棲地片段而零碎;且保護區的物種受到氣候變遷與崩塌災害影響,可能發生棲地滅絕或族群遷移的現象。
cari
立法委員林靜儀(左)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中),聽林試所所長張彬(右)解說槲櫟。(photo by 祝潤霖/台灣醒報)

視為在地夥伴

國際間早已推動遷地保育的保險概念,希望讓植物園就像一艘方舟,成為承載原生受威脅植物的避難所,如果野外棲地不幸消失了,仍然能有部分個體在植物園裡代代繁衍,保留未來再度復育野外族群的生機,也可讓珍貴的植物資源獲得永續保存與利用的機會。
cari
外型可愛的槲櫟受到最多關注,但野外幾乎已經看不見蹤影。(photo by 祝潤霖/台灣醒報)

張彬說,林試所目前擁有6座植物園,都座落在海拔1,000公以下的都市或淺山地區,且園內研究人員具有充分的植物分類、鑑定與栽培技術,可為植物營造優良的生存環境,非常適合作為受威脅植物的保育基地。然而,臺灣受威脅的植物多達989種,還需要更多夥伴的加入。

因此,林試所已與林務局、特生中心、中興大學惠蓀林場、臺大梅峰山地實驗農場、蘭嶼高中等單位建立合作關係,以便由適合的專業單位依照不同的海拔、氣候條件與植物需求,進行分散式在地保種工作。
cari
桃園石龍尾的盆栽造型優雅美觀,很適合以園藝方式認養保育。(photo by 祝潤霖/台灣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