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七大商圈空置待租店面暴增,令人擔憂台灣的經濟怎麼了?台北市要繁華盡退,成為沒落的城市嗎?中央與地方政府不能不重視這個趨勢,而且要速謀對策,重拾台北市的繁榮。
店面待租量暴增
根據屋比屋調查,近三年台北商圈店面待租量增加最嚴重的是東區商圈,2017年8月有133間待租,今年8月暴增到230間,增加72.9%。士林商圈居次,2017年8月待租量是52間,今年8月增加到70間,增幅34.6%。師大商圈 2017年待租量52間,今年8月增加到60間,增幅33.3%。
其它如中山晶華、民生商圈,待租店面都有2.5成以上的增幅,趨勢令人擔心。
唯有西門町、天母商圈,待租店面減少,其中西門町從61間減為57間,天母商圈從71間,減為60間。
更令人擔心的是,空置店面待租期普遍拉長,過去七大商圈待租超過一年的比例在10至20%之間,現在東區達40%以上,民生商圈達36%,甚至還有兩、三年租不去的,不乏其例。
這種現象,當然跟市民消費型態改變有關,例如網購、外送服務興起,還有信義計劃區的快速崛起,但是,那還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近5年無重大建設
更重要的是,台北市近5、6年,幾乎沒有重大的建設或創新議題,推動市政建設,或刺激經濟繁榮,市府無法發揮都市繁榮火車頭的功能。原來指望台北車站的雙子星,能夠帶動火車站附近的繁榮,但是卻被中央以國安問題擱置。
社子島開發計劃,始終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大巨蛋這個原來渴望為東區帶來繁榮的建設計畫,何去何從?沒人搞得清楚。龐大的球體空置東區,要想鼓勵商家投資改造商圈,沒人敢注資。
過往繁榮不再
回想過去台北市幾任市長,黃大洲推動捷運建設,帶動台北市各捷運站及都市的繁榮。陳水扁推動101大樓的興建及戶政、地政的改革,帶動信義特區的繁榮,及便民服務。又完成大安森林公園的建設,帶動永康商圈及周邊的繁榮。
郝龍斌推動捷運轉運站,帶動捷運市府站及台北市火車站附近的繁榮。台北市是一個老城市,多少年來,都市更新腳步遲緩,國際活動少見,商業創新模式付之闕如,距離國際化越來越遙遠。
房租絕對不是台北市空置店面的唯一且最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實在看不出現在的市長柯文哲有什麼創意或建設,能夠改變這個城市,帶動都市的繁榮,讓商業活動再活躍?若不思作為,這個城市繼續缺乏創新、活力及都市更新計劃,遑論新商業模式,又怎麼帶領都市繁華?
每天忙著選舉的柯市長,是不是也該提出一些改變台北市的想法,讓市民們耳目一新,重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