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宋秉謙綜合報導】針對7月初爆發的伊朗油輪「格蕾絲一號」遭到英屬直布羅陀拘留,對於19日到期的拘留期是否延長,原本伊朗和英國雙方都有默契要放船,美國日前卻決定插手,最終這「最後一分鐘施壓」的干預以失敗收場。《耶路薩冷報》18日則推測,雖然美國不屈不撓要提繼續扣押油輪,但放不放行攸關國際政治面子,伊朗應該會強勢到底。
美國插手失敗
根據《福斯新聞網》報導,7月初直布羅陀當局攔下伊朗油輪「格蕾絲一號」,認為該油輪違反敘利亞石油禁運的制裁,而伊朗隨即以違反國際法為由,扣押英國的「斯坦納帝國號」還擊,經過伊、英兩方的商討後,似乎達成「船換船」的共識,直布羅陀當局確定不再延長對格蕾絲一號的拘留期,英國也認為若放了格蕾絲一號,漁船獲釋的情況會更樂觀。
基本上與事件無關的美國,日前卻在拘留期延長最終時刻「插一腳」,美國司法部表示,格蕾絲一號乘載的石油和一筆約百萬美元的資金都該被扣留,並聲稱該筆資金與伊斯蘭革命衛隊旗下的空殼企業有關(同時指稱伊斯蘭革命衛隊是恐怖組織)。司法部對直布羅陀的關鍵時刻施壓也被稱為最後一分鐘,而直布羅陀頂住這個干預申請,讓伊朗得以迎回油輪,不過美國隨後堅持不會罷手。
油輪案已成政治角力
對此,《耶路薩冷報》18日推測,即便美國不放棄「恐怖組織說」與「扣押油輪提案」,伊朗應該還是會強勢要回格蕾絲一號。美國的做法符合過往他們自居「世界警察」的態度,但此舉對已被美多次威脅軍事、經濟制裁的伊朗來說,根本小兒科,再加上伊朗能藉此削弱美國面子,尋覓「繞過美國與北約成員國當好朋友」的機會。
站在美國立場來說,伊朗的強勢作風很可能有效,因為美國目前優先選項還是搞定阿富汗內戰問題,有多少心力阻止格蕾絲一號的去向仍未可知。
伊朗油輪整起事件已上升成國際政治博弈,伊朗從派直昇機及強勢扣押英國漁船,到強抗美國干預,都以展現強勢武力與外交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