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局擴大綠網 讓動物回歸棲息地

郭詠琳 2019/08/05 17:25 點閱 19748 次
水利局署長賴建信(右)與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左)5日簽署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路合作協議。(Photo by 林務局)
水利局署長賴建信(右)與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左)5日簽署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路合作協議。(Photo by 林務局)

【台灣醒報記者郭詠琳綜合報導】林務局與水利署5日簽屬合作協議,將擴大生態綠網計畫,共享河道及生態的相關資訊,以利將來規劃動物棲息廊道。林務局也分享先前綠網計畫實施成果指出,在推動「環境生態給付」後,許多農民與民眾主動參與生態保育,多數動物已回歸到原本的棲息地。

新計畫著重水利

水利署署長賴建信表示,水利署目前都會固定撥款項投入環境保育,在政府發展的基礎建設中,水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希望之後能用「前所未有的努力」與林務局合作,為環境帶來改變。他說,簽署協議後,兩部會將共享河川情勢調查、共同構築網路平台,並促進計畫宣導。

「雖然台灣學者及政府機關做過許多生態研究,但資料大多零散」,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和水利署合作後,林務局希望可以整合水資源生態,研究出生物多樣性熱點及關鍵區域,連結這些重要區域,創造出一條屬於動物的生態棲息廊道。

兩年成果豐碩

林務局同時也說明,107年開始推動的生態綠網計畫成果顯著。為了推行計畫,政府提出「環境生態給付」,提供獎金給對生態保育有貢獻的農民。以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為例,為了擴大水鳥生態圈,保護區附近的農民若不噴灑農藥就可獲獎金,也讓水鳥的數目增加許多。

此外,為了讓計畫更拓展,經濟部也與社區大學及NGO合作,培訓民眾共同參與調查。實施1年後,除了能更迅速的改善生態外,受培訓的民眾主動關心周遭生態的意願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