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神學沙龍)心靈上的世界遺產(郭怡君)

郭怡君 2019/07/11 19:25 點閱 11180 次

兩河流域巴比倫古城,在7月5日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可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筆者論文研究囊括巴比倫城,對這個極為重要的古代城市至今才被「認可」,感到奇妙無比。

神聖地景建設

伴隨古巴比倫城的新聞照片,大多是堅實綿延的磚牆。沒錯,從漢摩拉比的時代甚至更早,巴比倫就以其強大的工程技術聞名,擁有高聳的城牆、嚴密的灌溉系統與神聖地景建設。

「巴比倫」,意義為「眾神之門(Gate of the gods)」,顯示出古代的城市建設所應具備的通天本領。敬拜主神馬杜克(Marduk)的神廟為「天門」之所在,格局方正,高聳入天懾人心魄,成為《聖經》中巴別塔的原型。

雖然存有爭議(牛津大學學者Dalley認為空中花園實屬於亞述帝國的尼尼微城),「空中花園」大多歸功於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其為了舒緩愛妃的思鄉之情,重建了她故鄉的山川景緻,以先進的灌溉系統,維持複雜的立體綠化園林設施。

在筆者眼中,古巴比倫的城市規劃概念,實可翻譯為類似於今日的「極品時尚居家溫馨綠建築豪宅」。最大的不同,是當今的豪宅建案與城市規劃,強調的多是民生的功能和家的感受,而非其在宇宙中的神聖性。一般強調的景觀宅,意在俯瞰而不是望天。

文明的搖籃

聖奧古斯丁於其《懺悔錄》中尋找至善與至美,向上帝闡釋「驕傲是想模仿祢而來的一種虛假的高超,有權勢者的暴虐企圖使人畏懼,但唯有上帝能使人敬畏,好奇心彷彿在追求知識,而祢卻洞悉一切事務的底蘊;奢侈想贏得充盈富裕的稱號,而祢才是涵有一切不朽甘飴的無盡庫藏。」或許反映出類似於《聖經》作者對於古代巴比倫強勢文明的反思。

《哥林多前書》三章九節說:「你們是神的耕地,神的建築。」這亦顯示出對於宇宙巨大神聖的信仰,已經從雄偉的建設,轉移到我們這些卑微的人性之中。人柔弱卻堅毅的肺腑心腸,在上帝的眼中,能反映造化之工,以及祂所喜悅的聖殿馨香。

我們憑藉著靈魂攀登到上帝身邊,拾級而上,為要尋獲上帝並觸及祂,倚靠的不再是帝國的勢力和才能。

巴比倫王朝傾滅近三千年了,如今我們終於恢復記憶,賦予這個人類記憶的支柱和文明的搖籃在歷史上應得的位置。在這同時,也願我們不要等閒視之,恢復心靈深處神聖地景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