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以「中華台北」之名 加入南印度洋漁業協定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49419429-9b5b-4308-8093-1bf82068dae3
摘要:「南印度洋漁業協定」第6屆締約方大會5日結束,台灣在年會中以「中華台北」名義加入該協定,外交部今(9)日表示,我國順利加入「南印度洋漁業協定」,有助確保我國漁民權益,更有助遠洋漁業產業發展。
心得:近期農漁業滿多好消息,我國漁業才剛解除歐盟黃牌,現在又正式加入「南印度洋漁業協定(SIOFA)」,加入後可保障我國漁民捕撈配額。另外,抗戰口蹄疫23年,台灣近期也將從口蹄疫疫區名單中除名,可追蹤二者後續帶來的經濟影響。
2.垃圾變黃金 分類創9千億商機
https://tw.news.yahoo.com/垃圾變黃金-分類創9千億商機-215010591--finance.html
摘要:上海執行「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新規,預計明年底大陸其他46個重點城市也將建立垃圾分類系統規範,這使得最近大陸垃圾市場商機火熱。數據顯示,大陸全國垃圾分類孕育市場規模近2千億,更直接新增前端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的環衛裝備及服務需求,例如催生「垃圾代丟服務」新職業,大陸垃圾分類產業站上「風口」。
心得:大陸市場的動能是很可觀的,馬雲說過一句創業界很著名的話,「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眾人都在猜中國市場的下一個風口是什麼。中國政府在擬定垃圾分類政策時,也有參考台日的做法,比較不一樣的是,中國衍伸出規模龐大的市場商機,比方說掏寶下單的垃圾代丟服務等新型商品,都是在台灣看不到現象。可追蹤大陸施行垃圾分類政策後,對岸有,台灣卻沒有的相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