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文學是好生意(游常山)

游常山 2019/06/02 16:57 點閱 5686 次

幾年前有一本趕潮流的書籍,書名【文創是好生意】,現在我也要說,詩歌是好生意。是詩歌,而不是文學,因為短,因為逢到一個躁鬱的年代,人人想寫作抒情,選擇最短的詩歌模式。

跟當前網路世代,智慧型手機人手一機,人人眼球黏著度高,但是注意力的「深度」與「秒數」,越來越短淺,於是類似某手機公司每年高額獎金徵求的「手機簡訊大賽」的得獎作品,最後勝出的都是辛辣且偏向「毒舌派」這種不是很正面的作品。

注意力經濟(Attention Economy)是一種論述當前簡訊文學的詮釋方式,它將人類的注意力作為一種稀缺的資源,一如幾十年即將枯竭的地球石油。美國學者馬修•克勞福德的解釋則為:「注意力是一種資源,且每個人都是有限的。」在這種定義下,完全可以解釋,為何當代台灣社會,現代詩變成一個好生意。

五十年前當左營海軍軍官、前【聯合報】副刊主編瘂弦(本名王慶麟,高齡八十八歲,目前定居加拿大溫哥華)寫出震驚台灣社會的詩集【深淵】時,他的名句:

溫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點點酒與木樨花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碼認識之必要…

一時台北文壇洛陽紙貴,人人傳頌,當時人們肯定的純粹是大詩人創作的詩才,驚人的文學質素,背後作者想探討的「文學現代性」,批判當代二十世紀1960年代的全球社會是一個靈魂枯竭的社會,這些都是有深度的討論。

再從創作的格律來看,也有評論家指出說「詩歌不但是一種需要節奏的遊戲,而且還需要節奏的規則。」這是民國初年中國大陸西南聯大教授聞一多的理論,也完全能佐證前主編痖弦能作為台灣二戰後最有影響力的大詩人之一,是毫無疑義的。

反觀現代網路上、手機上看到的很多打油詩,政治諷刺詩,恐怕都不及格,所以讀來索然無味。但是還是受歡迎。只要受歡迎,市場商機就會呈現,於是三大手機廠與廣告公司仍然要徵求這樣膚淺的簡訊文學。

說現代詩歌文學,是一個好生意,作為文學愛好者的我,到底是該歡喜還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