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音樂產業的發展機會(游常山)

游常山 2019/05/22 18:47 點閱 4995 次

台灣的娛樂產業市場,一直侷限在內需市場,非常可惜,除了電影,音樂產業也是一個可以發展的機會。

音樂產業有群聚力

總統府祕書長陳菊主政高雄市期間,曾經興建了「流行音樂中心」,開國際標興建的主體建築,塑造話題,可惜至今還沒有運作。台灣最紅的歌手,台語的江蕙,國語的費玉清,其最後一場「封麥」演唱會都選在台北市。原因是台北市有比較高消費能力的觀眾。

所以,要發展流行音樂產業,應該要先建立音樂產業群聚。根據國家競爭力專家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的理論,群聚需要。國家政策與完整的下游支援產業,以及,更重要的,挑剔的顧客。

音樂群聚的典範,就是美國南方田納西州的納許維爾市,不妨檢視這小城市的群聚效應,匯集了那些要素。

公平的淘汰機制

首先是特色競爭。發展群聚基礎要有挑剔的顧客。這好有一比:台灣的餐飲服務業舉世聞名,據分析就是有最挑剔的舌頭群聚台灣,台灣的音樂產業若要有影響力,在1970年代台灣的群星會歌手們不約而同攻取新加坡市場,也因為台灣歌手雲集,競爭激烈,而有能力外銷到星馬東南亞,形成台灣的流行音樂影響力。

音樂群聚的第二個條件是要有公平的市場淘汰機制。田納西州的納許維爾是當代傑出歌手的大競技場,台灣的「金曲獎」若想比照美國的「葛萊美獎」,獎的社會激勵機制完備。

網路年代重現票房

剩下的市場要素是票房。票房在這個網際網路的年代,變得無比複雜,絕對比較唱片銷售張數的時代已不再,現在在youtube或是itune點播按讚的數目是一個指標,但是更精準的是,主唱歌手的演唱會的票房。

從納許維爾的音樂產業的供需可以看出歷史變遷,這個全美音樂首都早期在200多年前首波英國移民帶來的傳統民謠基礎上,一開始並不堅持口語道白的抒情風,反而從英國傳過來的、很多小提琴的伴奏,當時與紐約的流行歌,以及好萊塢主流的配樂形成對比。

到了二戰後美國成為世界霸權,1950年代以後民眾的因為消費力大增,接著又融合牛仔音樂的元素,引發美國人國民集體情緒中對西部情調的迷醉,所謂「年輕人向西部開墾」的時代記憶,更讓鄉村歌曲成為流行歌的大宗,而在田納西州獲得最大的發展空間◦

高雄市也已經有流行音樂中心的硬體,其他幾項的群聚要素:挑剔的消費者、獎勵機制、中下游支援條件(如歌手舉辦演場會的各種配套條件)等,如今有待台灣朝野攜手好好耕耘。那麼台灣的音樂產業夢,應不至於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