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鮑魚施禁令 恐衍生蝴蝶效應(李武忠)

李武忠 2019/05/06 17:44 點閱 5427 次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每年自國外進口鮑魚產品數量達3000多公噸,超過九成以上均為中國貨,為避免中國大陸鮑魚「傾銷」影響國內九孔產業,經濟部公告每年11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國內貢寮鮑產季停止輸入中國產冷藏鮑魚,禁止令即日生效,國內養殖業者對此表達感謝之意,只是這樣的作法對該產業是否為短多長空,值得深思。

低價收購問題多

由於國外養殖之鮑魚體型大,價格較低,品質也不差,加以供貨穩定,在國內還是有消費者買單。但因受到國外進口鮑魚影響,今年市售價格疲軟,讓國內養殖業者相當惶恐,希望政府能有效管制國外進口量,以免剛恢復的生機再度遭到撲滅。

為此,蔡政府不僅以每台斤400元的價格來收購國產九孔(保價收購),確保養殖業者生計,還進一步的頒布禁令,禁止中國產鮑魚於國內九孔產季進口,希望能穩住國內九孔產業,降低民怨。這樣的作法或許可安撫業者,卻有幾點值得探討之處:

一、在台灣積極加入區域經貿合作組織之際,政府採取禁止方式,對台灣國際形象有損,若中國大陸也對我國輸中的農漁產品,以同樣的理由禁止進口,將波及台灣其他農漁民。

二、政府未實施總量管制,廠商可於其他月分大量進口中國鮑魚並加以冷藏,俟時機再拿出來販售,恐將影響國產九孔的銷售。

影響消費者接受度

三、以目前國內養殖之九孔產量有限,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也無法穩定供貨,恐影響消費者及餐廳對國產九孔的接受度。

四、目前中國產冷藏冷凍鮑魚除循正式管道進口(此部分經政府相關單位檢疫檢驗食用安全較無慮)外,還有許多係採走私方式進入台灣販售(數量未明),此部分因未經官方把關,在食用安全上具高度風險。

產業失去競爭力

五、對產業過度保護往往會讓該產業失去競爭力,目前中國大陸在養殖鮑魚的規模、數量上均遠超過台灣,售價也較台灣九孔便宜,市場接受度不差,已行銷到國際各大市場,成為台灣的強大競爭者,何況台灣需遵守WTO規範。

鮑魚屬高經濟價值產品,全球擁有相當大的消費群,目前養殖鮑魚產量已經遠超過野生鮑魚(佔全球鮑魚總產量超過90%)。面對國外鮑魚大量進口壓力,政府其實有許多政策工具可以使用,包括:提高進口關稅、採配額限制、採總量管制、加強衛生安全檢驗等等都有討論空間。鮑魚禁令是否產生蝴蝶效應,讓我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