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老越開心,活出自我勝利

醒報編輯部 2019/02/20 10:49 點閱 1574 次

歲月的力量

人因為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質變,歲月的有趣之處在於,個人樣貌的變化。確實我現在的想法和十幾歲、二十幾歲時全然不同了。雖然不能簡而言之說我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但也不能斷言說我癡呆變成了傻子。然而轉變並不是不可思議的事。

人是會改變的,是會質變的,這正是年紀增長的力量。 時間在這一生中對我而言都是偉大的。對於我內在的粗陋,時間經常扮演著漂白劑、拋光劑、溶解劑、稀釋劑的角色。時間也是光。日出之前如果想讀書,往往因為昏暗而看不清楚。

和肉體的老化不同的是,在精神領域上,五、六十歲明顯會比三、四十歲複雜得多。如果精神領域在五十幾歲的時候很有意思,六十幾歲應該會更有意思,如果到了七十幾歲還沒有癡呆的話,那就更有意思了。這些幸運的人到了八、九十歲仍然會想挑戰能不能活得更精采,那是理所當然的事。

##中年以後才剛開始
二十年後再度和幸子見面時,美津子感嘆道,年過四十,意味著一個人的人格可以如此豐富而成熟。過去,幸子是個不起眼的女孩子,成績似乎不差,但不會給人留下任何印象,例如她怎麼會犯下這麼可笑的錯誤,又或者是她怎麼有這麼奇怪的意見等等。就這一層意義而言,她現在也是個不怎麼醒目的中年女子,只是在結婚之後一直沒放棄書法,公寓中到處掛著她的作品。

「很好用啊!雖然我寫得不怎麼漂亮,但這些牆面如果要買幾幅像樣的畫來裝飾得花上一大筆錢吧,我的作品反正是免費的啊。」這些字寫的是什麼,美津子看不懂,大概是中國的詩人寫下的作品或是什麼的。 「真好,這間屋子充滿了藝術氣息。哪像我家,只有生活感而已。」美津子之所以可以將這些話說出口,也是因為久違了的幸子讓她感覺放鬆,可以暢所欲言的緣故。

時間的重要

人只能活在每一個當下所置身的場所、情況、和時間之中。在這三項要素裡,雖然也有人為無法改變的因素,然而關於時間如何利用,現下的日本在相當程度上是可以隨心所欲自主管理的。我們可以說,成為自己時間的主宰是一門藝術。

年幼時,母親總是教導我不可以浪費時間。她對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所說的是,一天只有二十四個小時。這確實是一個偉大而真確的事實。她的意思是,晚上要好好睡,但是在刷牙、洗臉、洗澡之後,試著去想想你還剩下多少小時的時間。 如果是其他東西,有些或許你只要硬把錢花在上面,就能「買得到」。

但只有時間是買不到的,由不得我們決定的事情這輩子很多,例如一天的長短、死亡、變成自己以外的人等等。因此這些事情,如果我們不鄭重其事地學習,將會喪失基本概念。

當時,家母要求我的是抱持明確的目的來運用我的時間。要玩就玩,沒有關係。可是她卻嚴格禁止我和其他的女孩子天天寫信給彼此(當時也沒有手機)。母親從不禁止我讀任何書籍,記憶裡她從未責備過我。

##習慣決定一生
曾經有人這樣問我,「那麼,擁有知性內在生活的人,是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呢?」要簡單回答的話,這樣的人至少一定擁有閱讀的習慣,因此也具備一定程度的基礎知識。網際網路和首頁上的知識,和從書籍中習得的教養是全然不同的。閱讀不僅能夠獲得知識,還有文化上的素養,其結果使我們自然而然培養出識人的眼光,也能讓我們可以正確無礙地使用國語。

為了養成這樣的知性生活,通常我們都必須身體力行過著規律的日常生活。因為一天只有二十四個小時,我們不可能通宵看世界盃賽事轉播還能兼顧閱讀。我們總是要犧牲,才能得到我們最初想要的東西。做出選擇,是每個人的責任。一天之中十六個小時左右的使用方式,正是決定一個人一生的重要因素。

我受天主教學校教育,從孩提時期開始每天都為死亡的那一天祈禱。從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師長們便告訴我們人生是從出生之日到臨終(人類命運注定終將死亡)之間的過程,這樣的教導實在是難能可貴。

正因為有這樣的教導,我們才能計畫如何利用自己人生的每一天,面對那些幫助我們維持生命的所有人的作為,也才明白要抱持深深的感謝。因為所有人都必有一死,所以我相信人人生而平等。沒有人能死兩次。在認清了死亡的命運之後,我反而能夠清楚地認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知道什麼事情其實是無所謂的,所以就不會浪費時間了。

##冥想的力量
當今,有些人認為「思考人生該如何度過,這樣的觀念落伍了」。不過我是個快樂主義者,所以我還是會在接下來的人生中繼續思考這個問題。什麼事是有趣的?怎麼過日子才最能活出自我?想要濃縮、並且最為有效地運用我們有限的人生,策畫這些主題是必要的,因此,我們需要靜默的時間。

許多國家都認同,冥想對於維護人類尊嚴是必要的活動。然而日本卻是個連首相打坐都會拿來揶揄的國家,原因好像是因為他在道德上不是那麼嚴謹的緣故。然而包含我在內的許多人,都不可能詳細了解首相的私人生活,因此我們無從衡量這個人具備什麼樣程度的道德觀。

有些人會要求知道他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主張這是知的權利。然而我認為無論社會進步到什麼樣的程度,人的內心深處一定都會明確地留有一些他人無法窺視的部分。因此我認為首相有打坐冥想的習慣,其實是件還不錯的事情。

如果用更簡明易懂的話來說,冥想和靜默讓一個人更像他自己,因為其中存在著一種無聊。像現在這樣再多時間都可以靠電玩、八卦雜誌「打發」的時代,人們雖然不無聊了,相對地也不再逼近事物的本質去思考了。

適時探尋美好

事實是,在人生路上,不能沒有停下腳步悠哉傾聽風聲的日子。如果沒有這樣的休止符,你將不知道下一步應該朝哪個方向繼續前進。「我們兩個都已經到了這個年紀,不會再犯下因為年輕氣盛造成的錯誤,這或許是一件好事喔。」有馬說。

沒有人會知道努力何時開花結果在人生中,即使你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前進,世上的事十之八九還是不如己意。我們只有靜待時間解決。教導我這個「智慧」的,是農事工作。如果我們不做該做的事,像是灑種子、種樹,植物是不可能開花結果的。然而決定收成時期的是植物自身,而不是人類。

電照菊花、溫室栽培或是將球根放進冰箱,最近有各式各樣的人工栽培方式讓植物在歉收的時期仍然可以生長出貨。可是對於像我這樣的新手園藝家來說,那就像揠苗助長、將孩子栽培成狀元一樣無趣。栽種植物的時候,經常必須花上植物所需的一定時間。

外子的同學是一個大地主,擁有一片竹林,他曾經打電話來邀請我們去挖竹筍。剛摘起的竹筍美味令人銷魂,因此外子決定立刻前往。外子對於園藝工作一無所知又任性妄為,這位同學好好說了他一頓。

「你老是說截稿日將近忙不過來明天再說,竹筍可是不等人的啊。管你是首相還是議員,竹筍才不會配合你的時間咧。竹筍的時間永遠優先!」
「知道了、知道了。」

確實,植物因為這樣的特質所以美好,它們想都沒想過要奉承巴結權力人士。和植物在一起的時候之所以讓人神清氣爽,這或許也是理由之一吧。不慌不忙地等待,事情終究會解決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困難重重,我們不需要抱持明確的態度,讓事情過去就好。如此一來,隨時間過去,將能看見預期之外的輕鬆解決辦法。

時間帶來解答

避的方法很簡單。如果是小事,就不要去想。如果是稍微嚴重一點的事情,讓酒量不好的自己喝點酒,總而言之那天晚上就睡了吧,延遲回覆,延後提出結論。

無論如何,大一郎總是把煩心的事延後處理,這並不是因為他覺得這是一個妥善的作法。他覺得這種程度的處理方式對他來說是比較合適的,這是事實。逃避解決不了事情,這是真的。不過在逃避的過程中,事情會自己解決,這也是真的。給出答案的不是人,常常都是時間。使悲傷風化的時間力道

我陪伴好幾個同學走過喪偶之痛,身為局外人我覺得自己無法為她們做些什麼。我是個白目的人,人們認為服完四十九日的喪期是理所當然,我卻不遵從這樣的社會善良風俗,我認為過了頭七之後,把人從家裡拉出去玩還好一點。

當然,有些人剛結束長期的看護照顧工作,精疲力盡,不是出去玩的時候。然而總歸一句話,做什麼都好,只要從外部做些什麼來排解他們的情緒,時間過了就好了。如此一來,在某一刻,她們或許就會突然發現,雖然是一樣的傷痛,卻已經不是粗糙的傷口,而變成了比較平穩的感受。

如果開口邀請,她們或許會開始對於在外用餐、購物表現出興趣。這和物質能不能拯救內心本質完全是兩回事,人類不管處於多麼沉痛的悲傷之中,都必須要吃東西才活得下去,因此食欲和擁有物品的欲望會再次開始活絡是理所當然的。

##原諒抹平傷痛
一個朋友在一場車禍中失去了他還在就讀大學的獨生子。四個好朋友在晚上開車出去兜風,三個人當場死亡。另外一個人被甩出車門獲救,所以從他那裡大概能夠知道車禍發生的經過。這也代表了,開車的不是這位獨生子,被拋出車門之外的也不是他。

青年的母親接到通知趕到警局時,由於遺體損害嚴重,警察堅決不讓她看,也不讓她與肇事學生的家長見面。然而我的這位朋友是醫生,也有信仰支持著她,因此即使兒子的遺體已經毀損到不靠齒模無法辨識身分的程度,她仍然能夠平靜面對。過了一陣子之後,因為她的意願,她與當時駕駛汽車的青年的母親見了面,而她告訴了我會面的經過。

她說,她感覺在法律上被視為加害者的母親,承受了最難以忍受的痛苦。她不但失去了自己的孩子,還要承受對另外兩位死去青年的家長感到愧疚的壓力。然而加害者的母親對她說,因為她的原諒,自己原本因為承受過度震驚而凍結的心彷彿像是融化了一樣。

人生中沒有什麼比「原諒」更困難的事情。這位母親之所以能夠做到,也是透過她過世的兒子才得以達成。然而對我們「普通人」而言,能幫助我們做到原諒的,只有歲月而已。時間是何等偉大的力量啊。

書名:老年的美好滋味
作者:曾野綾子
譯者:洪逸慧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