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張朝瑋台北報導】第九屆原住民文學獎18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行頒獎典禮。評審人之一的浦忠成表示,這次投稿作品中相當多對身分認同的描寫與探討,此現象值得大家注意。
文學獎小說組第一名〈一世紀的距離〉的作者李永松發表感言時自嘲道,他在頒獎前一直很緊張,還問主持人可不可以不要上台,且為避免吃螺絲,他預先寫了小抄,結果這小抄寫了一個月都還沒寫好。
李永松表示,他長期在思考一個問題,當外來的文化與宗教到了部落裡面後,會對部落造成怎樣的改變與衝擊,這改變可能會在世代之間形成一道無形的高牆,造成傳統文化的斷層,而他透過寫作思考這問題,也讓他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身分。
擔任小說組評審人的浦忠成表示,這次投稿的作品很多,其中最多的是對身分認同的描寫,尤其是混血身分對自己血統的認同探討,外界常看原民混血有高大帥氣的外貌,卻沒注意到他們內心在身份認同上也有很大的掙扎,此次投稿中出現諸多這類題材的現象,值得大家注意與探討。
擔任主持人的卑南族作家巴代表示,原住民族中有持續寫作的人數一直相當穩定,不會大起大落,而這次投稿的原住民族別共有10個族,但今年較特別的是投稿人數不像以往是泰雅跟排灣族最多,今年反而是阿美族跟布農族,另一方面投稿人中年紀最大是52歲,最年輕的則是17歲,表示寫作不分年齡層,讓他很欣慰。
原委會副主委伊萬‧納威在會中表示,有些人一直認為原住民文學跟漢語文學是對立的,但他認為兩者應該是「合而不同」,是能夠並時並進、共同繁盛的,而原委會也將會以更多形式繼續推廣原民文學與寫作,不再是侷限在論壇或文學獎等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推廣原民文學的閱讀。
此次文學獎活動以布農語mapatas(色彩、圖紋、寫作之意)為題,期許原住民文學寫作者能夠不斷發掘原住民文化內涵,找到靈魂中的豐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