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套轉型正義的後遺症─追究國民黨,不追究日據?(彭蕙仙)

彭蕙仙 2018/11/01 17:17 點閱 3986 次

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空降訓練中心,日前以755.5萬元的預算,徵求在位於屏東空軍基地南側外的「大聖西營區」設置公共藝術。徵選的主題之一竟是「呈現日據時期駐紮在屏東的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相關歷史文」。

漠視霧社事件

陸軍此一舉措,立即引發社會譁然。招標書以正面、肯定的語氣說明第八聯隊背景,卻完全沒有提到,該聯隊在霧社事件的第二天,派了四架飛機到事件發生區域,對霧社抗暴的原住民進行了近一個月的大規模偵察與轟炸轟炸,使用瓦斯彈、毒氣彈等各式炸彈千枚,殘虐的屠殺造成原住民嚴重的死傷,更因手段過於殘酷,引起國際社會關注。

難道國軍不知道這段歷史嗎?就算不讀書也要看電影吧!導演魏德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中對霧社事件有過驚心動魄的敘述,其中也包括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對原住民的轟炸,為什麼如今陸軍竟然要用公共藝術來紀念這支部隊?真是莫明其妙到極點!

美化屠殺部隊

當然,陸軍並不是不能透過藝術來呈現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的歷史,關鍵是如何詮釋及看待這支部隊與相關歷史。

遺憾的是,大聖西營區設置公共藝術的招標書上居然寫著:當年台灣總督府基於理蕃需要…設置陸軍第八飛行聯隊,駐紮屏東…陸軍飛行第八聯隊開隊,當日不但有軍方的空中分列式飛行中演習及各種戰鬥演習,屏東民間有藝妓舞蹈表演等,堪稱盛況空前。

這樣的敘述完全美化、肯定日本這支殺人部隊,不但讓當時被虐殺的太魯閣族、賽德克族受到二次傷害,扭曲的史觀也讓全體國民蒙羞。

由於爭議性過大,國防部日昨已道歉,並決定暫緩這項公共藝術品的評選案。然而,這個事件曝露出民進黨轉型正義只做半套的問題,確實相當嚴重。

排除日據時期

民進黨蔡政府全力主導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設定追討、平反的時間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至1992年11月6日(金門正式解除戒嚴)期間,就國民黨執政期間遭受司法迫害者進行平反。

換言之,排除了日本統治台灣時期,也因此,包括霧社事件等多起原住民抗暴、遭受日本屠殺、台民的司法冤獄等,全都無法得到平復。

促轉條例通過時,就有多位原住民政治人物反對,認為這套法令並沒有考量到原住民的處境;不過,蔡政府並未理會,顯然民進黨高層就是不想追究日據時期的不正義問題。

迎合親日思維

這次「大聖西營區」公共藝術徵選案出包,除了顯示部份軍方人士昧於歷史之外,更值得關心的是,不排除有人刻意透過公共藝術,向日本的軍國主義表現出諂媚的舉措,以迎合綠營高層的親日思維。

如此可恥的行徑絕非偶然、也不會是單一事件;如果民進黨政府執意實行目前的這個半套轉型正義,不追究日本對台灣人民的傷害,則未來恐怕還會出現更多錯誤、荒謬、令人憤怒的公共政策;蔡政府要如何說服人民,民進黨關心台灣所有族群的轉型正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