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R裡尋詩意 台北詩歌節22日開跑

邱文福 2018/09/19 13:30 點閱 15783 次
策展人鴻鴻及楊佳嫻表示,異托邦就是在改寫空間的意義,今年期許詩能作為改寫城市空間的媒介。(主辦單位提供)
策展人鴻鴻及楊佳嫻表示,異托邦就是在改寫空間的意義,今年期許詩能作為改寫城市空間的媒介。(主辦單位提供)

【台灣醒報記者邱文福台北報導】台北市文化局長鍾永豐拿著VR控制桿,像是在原野捕捉靈感,螢幕中立刻出現了詩的意境。以「詩的異托邦」為名,透過VR技術把詩中意境搬進客廳,是2018台北詩歌節的主要特色,要讓來賓有機會親自體驗。未來,顯然也可以把古今中外的詩意全部在客廳展現。

今年的臺北詩歌節9月22日至10月17日在萬華剝皮寮舉行,策展人鴻鴻、楊佳嫻在記者會上闡述「詩的異托邦」意涵,帶領記者進入充滿想像的詩意城邦。這次邀請到俄羅斯、加泰隆尼亞、緬甸、香港等地詩人帶來不同世代、土地、政治、性別的詩能量,並與台灣詩人及讀者交流激盪,意在重組時間與空間的想像。

台北詩歌節今年共策劃19場不同性質的活動,包括10場多元議題的講座分享、5場影展、1場大型演出、歪仔歪詩社特展,同時跨領域結合了VR科技,打造一個有趣的VR體驗展、鏡中繆思等活動,還有4位國際詩人及1位駐市詩人進行交流。

本身也是詩人的局長鍾永豐表示,台北詩歌節注重強調城市的當代性,今年以「詩的異托邦」主題,讓詩的異與同之間能不斷來回穿梭,因此結合VR、音樂展演等新的元素,希望突破民眾對詩的理解與想象,引領更多讀者進入詩的領域。

活動策展人鴻鴻及佳嫻表示:「異托邦就是在改寫空間的意義,今年期許詩能成為改寫城市空間意義的媒介。」新科技下誕生的VR藝術家楊乃甄非常肯定詩歌節鼓勵創新的基因,這是第一次嘗試用VR技術,把文字變成空間想像,讓讀者也變成觀眾,可以沈浸在詩意的世界裡面。

來自香港的駐市詩人黃裕邦在體驗後,驚嘆的表示:「在《日夢》的VR世界裡面,你可以停留時間、讓時間倒轉,甚至重組文字,就感覺就很像詩人常做的事!」

詩歌節從22日登場,第一個活動就是結合虛擬實境(VR, Virtual Reality)技術,打造一個稱為《詩蠹阡陌》的VR體驗展。由楊乃甄以及她的團隊所打造的作品《日夢》登版,讓觀眾享受沈浸在一本超大書本上面,聆聽詩人朗讀詩作,並搭配互動體驗來感受時間的流逝、生命的生長、死亡的寂靜以及大雨後的安寧。

詩歌節在萬華剝皮寮的歷史街區展出,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poetryfestival.taipei 活動官網線上預約,也可以現場登記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