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意玲台北報導】睡眠打呼、淺眠、嗜睡、夜裡頻尿等,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高危險群,常導致疲勞駕駛、高血壓、白天嗜睡、頭痛等症狀。長庚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醫師19日在記者會中表示,在完成初篩問卷之後,可針對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的駕駛人,提供居家睡眠檢測,減少進到醫院睡眠中心的排隊人口。
交通部統計,每年疲勞駕駛導致的意外事故佔比約車禍總件數的20%;即台灣每年約有65萬人次因疲勞駕駛肇禍,嚴重性堪比酒駕。黃先生從事通路展店工作,平均每日至少有四、五個小時需要開車跑業務,過去一到下午就頻頻發生邊開車邊打瞌睡的狀況,有幾次載著主管去做業務拜訪,還把主管嚇到想跳車卻仍不以為意。直到載著家人在快速道路差點出車禍,才意識到疲倦駕駛的危險性。做過居家睡眠檢測之後才發現自己有輕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入睡後平均每個小時都會有大約10次左右,超過10秒鐘或更久沒有呼吸的狀況,以睡眠七個小時計算就是70次無呼吸狀態,因此睡眠品質相當差,常導致白天精神不濟。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李學禹醫師表示,睡眠不足的駕駛有如一顆不定時炸彈在街頭跑,如果是長期倦駕更應該注意!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吳家碩心理師也指出,疲勞駕駛主因包括睡眠不足、睡眠中斷或分散以及睡眠障礙等,尤其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台灣睡眠障礙人口約達600萬人,其中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者卻有極高比例未被確認或無病識感。據統計,去年台灣十大死因,有九項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李學禹理事長也希望從交通安全的角度,推廣民眾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認識與了解,進一步呼籲政府正視該疾病,並推動相關補助。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與台灣大車隊合作,從關心駕駛睡眠品質開始,除了提供健康睡眠衛教諮詢,並利用車隊線上問卷普查,進一步提供車隊駕駛免費的居家睡眠檢測工具。以提升專業駕駛的疾病意識,並追蹤睡眠呼吸中止症中高風險群,藉由改善職業駕駛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提升道路安全。
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徐台生組長指出,目前交通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以及運輸業管理規則針對「倦駕」雖有明訂相關罰則,但是一般民眾對疲勞駕駛的風險意識缺乏,加上疲勞駕駛難以認定,只能呼籲駕駛人除了保持精神良好狀況開車,長距離連續駕車更需適時休息之外,未來期望透過相關的科技設備來減低疲勞駕駛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