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國小在廁所張貼《穿裙子的男孩》書介引發熱議,爭議點主要在於此書是否適合國小學童;以及是否會引起孩童仿效變裝。但讀完這本書後,我卻感覺在男孩該不該穿裙子背後,有更重要的議題值得被探討。
小孩該不該讀這本書?
教育部將這本書列為15歲以上的「性別平等教育推薦讀物」,也就是國三、高中生的年紀了;但該書書腰則明白印著「適讀年齡:國小高年級」。6-12歲的小學生,和15歲以上的高中生適合的內容有何差別?我國對出版品的規範僅有不分年齡皆可閱讀和「18禁」的分別,不過若借用電影的分級,這兩個階段能看的就有「保護級」和「輔15」的落差。
據此,只要包括「對兒童行為或心理有不良影響之虞者」以及「涉及性或有混淆道德、價值觀之虞者」就被列在保護級,若小學生要看,就必須有父母、師長或成年親友陪伴輔導。
比變裝更深刻的議題
而《穿裙子的男孩》描述主人翁(一位因思念母親而對女裝有著莫名憧憬情感的小學生)因為同儕的邀請而進入變裝世界,後來開啟了一連串的故事。這會否引起小學生讀者對變裝的好奇與興味?當然有可能,而這算不算是電影保護級所稱「涉及性或有混淆道德價值之虞」?好像是,但或許會有不同的意見。
無論如何,無可否認地,書中發生在小學校園的故事其實距離我們的小學生並不遠,它真實地反映出現今許多兒童的處境——破碎的家、被忽略的親子關係、沒有人在乎的家庭教育,還有男孩內心深處最深刻的孤寂和迷惘。
此外,我們也看見,男孩在同儕影響之下選擇進入變裝的世界,因而得到刺激、滿足以及慰藉,但這對於排遣他原本對親情的渴望、對媽媽的思念和父職不彰造成的孤寂並無助益。
對書中的主人翁,和真實世界裡面對同樣困境的小學生來說,這些難題誰來幫助呢?當這本書或其他類似的書籍在學校開放孩子借閱,老師、家長是否真的準備好花時間、有具體策略地陪伴孩子一起讀,迎接其中所有可能引起孩子困惑,甚至是心有戚戚焉的議題──包括:媽媽離開家,我能如何好好面對心中的思念和難受?爸爸在乎球賽勝過在乎我,誰能成為我生命中重要的大人支持我、讓我倚靠?
時尚雜誌的女裝照讓我好想念媽媽,但是大家都覺得男生看這個很變態,卻沒有人真正懂我,我該怎麼辦?同學邀我去她家穿女裝和化妝,我有點擔心卻不知道如何拒絕,只好半推半就地答應了,誰能教我怎麼面對?
適當引導才有意義
上述這些書中主人翁所面對的,不論自我認同、依附關係、人際界線都是兒少常見的困境,無論12歲以下或15歲以上,有類似處境的孩子在現代社會絕非少數。這些需要師長長時間親密相處、理解和引導才能處理的複雜生命課題,關乎少年的身、心、社會健康,重要性遠在膚淺地判斷男孩應不應該穿裙子之前;也唯有師長走進孩子的心,理解他們言行的動機,並引導他們在每個重要時刻做出好的選擇,這樣的教育和閱讀才有價值。
最後,回歸學校圖書館選書的議題,教育部應該對於「什麼年齡適合讀什麼書」提出具體的建議,或許以類似影視分級制度的具體指標,為出版者、學校和家長指出適宜的標示依據,並實際地落實在學校圖書館的選書機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