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供電力 氣象局攜手能源局

藍苡瑄 2018/07/24 15:11 點閱 12442 次
氣象局與能源局與太陽能、風能等相關業者參與「氣象資訊在綠能開發之應用服務交流會」。(photo by藍苡瑄/台灣醒報)
氣象局與能源局與太陽能、風能等相關業者參與「氣象資訊在綠能開發之應用服務交流會」。(photo by藍苡瑄/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藍苡瑄台北報導】天氣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就連太陽能與風力發電量高低都受到氣象影響,為提升綠能再生能源開發,中央氣象局與經濟部能源局23日起攜手推出「氣象資訊綠能虛擬營運中心試用版網頁」。經濟部主任秘書蘇金勝表示,「目標2025年要達到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中央氣象局科技中心主任林熺閔說,「提供過去三年太陽能與風力資訊與即時監測,有助提升再生能源產值與效能。」

氣象局從106年起,與能源局開始合作,目前能提供未來3天(逐時)至7天(逐6小時)綠能發電量預估,對於整體智慧電網與電力調度有幫助。氣象局全台有542個自動站與相關監測模式提供氣象資訊,能源局提供預估與即時太陽光電監測和風力發電等預報系統,跨界合作。蘇金勝說,太陽光電與風力受到氣象影響,若是發電量增加的時段,就會配合減少發電機用量。

初步綠能分析,最適合開發太陽光電的開發區是雲嘉南的沿海地區,尤其是台南,至於風能區則是台中、苗栗、彰化外海與屏東鵝鑾鼻外海。「能源局也對各種不同風場機型,開發離岸風場發電量評估展示系統,提供進行案場風場發電量預估,」工研院顏厥正資深研究員說,藉由這些資料與開發離岸風案施工船舶派遣與追蹤系統,提供業者施工決策參考與發展離岸風電。

中央氣象局與經濟部能源局23日起攜手推出氣象資訊綠能虛擬營運中心試用版網頁。風力部分,以往是提供10米高之風能與地面觀測,此網頁提供100米高之風能及地表的太陽能之歷史平均、監測分析及預報3類資訊,目前準確率能達到80% 是階段性成果,藉由交流會,聆聽業者建議並改善。能源局則是分階段開放,107開放一些使用氣象資料,最後於2019年,結合船隻的AIS系統(自動識別系統)提供是船隻調度跟追蹤部份等資訊。

目前試辦階段,免費提供業者相關氣象與預測資訊,之後等正式推出時,看狀況是否收費與收費標準將研擬,例如能源局提供的船隻調度跟追蹤部份等資訊,因船隻調度牽涉到業者的商業機密,較適合與個別業者獨自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