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甜美而自信的笑容、雙手精準地拍打節奏,很難想像演出者都是小腦萎縮症病友,努力的神情令人動容,獲得全場掌聲。小腦萎縮症協會1日舉辦「企鵝72日疾病宣導園遊會」,擺設攤位讓大眾認識小腦萎縮症。創會理事長朱穗萍分享,因病友走路搖晃狀似企鵝,協會自稱為「企鵝家族」,盼透過訂定每年7月2日為「企鵝日」,增進大眾對小腦萎縮症的認識。
7月2日為「企鵝日」
「小腦萎縮症是因小腦萎縮或功能不良所引起的緩慢漸進式『共濟失調』,使身體運動協調功能不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理事長林秀成指出,病患症狀包括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寫字字體不清晰、手部細緻運動障礙以及因脊髓功能不良所導致的步履不穩等,部分病友也會因神經系統及其他不問病變,引起複視、巴金森氏症、癲癬症、肌肉萎縮、四肢感覺異常或肌躍症等。
林秀成說,病患從初期走路搖晃不穩、講話不清楚;中期開始需靠助行器或輪椅代步、吞嚥困難;後期甚至得長期臥床、裝鼻胃管尿管、失去語言能力,需要受24小時的照顧,宛如「有意識的植物人」。由於病友發病初期走路搖晃狀似企鵝,因此稱作「企鵝家族」,又因為是罕見疾病,許多民眾不認識此症,盼能藉由訂定每年7月2日為「企鵝日」,增加大眾對於小腦萎縮症的印象與認識。
透過篩選防止悲劇
「看到家人一個接著一個發病,我真的很恐懼。」協會創會理事長朱穗萍受訪時哽咽地說,母親在中年發病後,其他6個弟妹也陸續發病,倖免的她成為全家唯一的照顧者,當時她非常恐慌,直到看到一則報導,才知道小腦萎縮症可以透過產前篩檢來終止悲劇持續發生,也使她下定決心,邀約其他病友家屬成立協會,成為安定彼此的力量。
園遊會現場除了擺設攤位宣導大眾小腦萎縮症的知識,也邀請由病友組成的北區原野非洲鼓團演出,雖然肌肉功能不良,但表演者仍努力打著節奏,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