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爆料頻傳 學者:凸顯選戰沒內涵

楊蕓 2018/06/18 18:55 點閱 15382 次
距離年底大選還有半年,近期卻有不少參選人爭議事件浮上檯面。(照片為花蓮縣長傅崐萁遭控送米賄選,photo by楊蕓/台灣醒報)
距離年底大選還有半年,近期卻有不少參選人爭議事件浮上檯面。(照片為花蓮縣長傅崐萁遭控送米賄選,photo by楊蕓/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離年底大選還有半年,近日包括花蓮縣長傅崐萁被控賄選、侯友宜深陷文大宿舍案等「攻擊敵營」爆料頻傳。中山大學政治所教授廖達琪18日受訪時表示,選戰期間很難避免爆料與抹黑,選民很難分辨真假,考驗著候選人的危機處理能力。她認為,「在選前一個月內,甚至1、2星期內爆料,對衝擊選情的效果最大」;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則觀察,爆料事件頻頻,只是凸顯出爆料陣營欠缺內涵,打選戰陷入困境。

以抹黑衝擊敵方選情

隨著年底縣市長選舉腳步逼近,近期除了花蓮縣長傅崐萁被控公器私用,花公帑買米替太太徐榛蔚做政治宣傳、北農吳音寧爭議延燒到高雄市長參選人、前北農總經理韓國瑜,以及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遭踢爆妻子名下土地違法出租學生宿舍等,共通點不外乎是敵對陣營召開記者會,或透過民代放話引發社會討論,進而牽動選情。

候選人透過爆料拉抬聲勢,甚至影響選舉結果,最著名的案例就是謝長廷在參選台北市長和總統大選時,分別遭人指控是吳敦義緋聞錄音帶的提供者,雖然最後判決還給謝長廷一個公道,但謝已背負10年污名,更在兩次大選落敗;其次是2006年高雄市長選舉,國民黨候選人黃俊英在選前之夜被爆出「走路工」賄選事件,一夕翻盤,最後以1114票的些微差距敗給陳菊,事後也證實走路工事件與黃俊英無關,但為時已晚。

時間越近影響越大

中山大學政治所教授廖達琪受訪時表示,這個現象被稱作「負面選舉」,選戰期間很難避免,選民也不容易分辨真假。她以文化大學宿舍案為例,除了法律問題,民進黨企圖營造侯友宜有錢的印象,但侯友宜身為被攻擊者,既然參選就要做好應對的準備,考驗他的危機處理能力,「至於如何澄清種種爭議,最有效作法的就是像台北市長柯文哲直接公開所有帳款流向,以示清白。」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受訪時也認為,兩方互投煙霧彈,影響力大小的關鍵在時間點要讓對方措手不及。然而,現在距離年底選舉還有半年之久,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大局都差不多定了,近期的爆料恐怕只是凸顯出爆料陣營欠缺內涵,也不禁讓人質疑是想「以爆料掩飾候選人陷入打選戰困境,只好透過炒作敵對議題,來引起大家注意。」

究竟選前爆料是否能影響最終結果?廖達琪認為,爆料不一定構成影響選情的關鍵因素,但多少會有影響,端看爆料時間點,現在距離大選還有半年,對候選人來說還有時間可以處理、澄清,但如果時間越逼近,候選人越措手不及,這就考驗候選人的回應能力,「在選前一個月內,甚至1、2星期內爆料,候選人最難處理,衝擊選情的效果也最大。」

每到選舉,候選人透過爆料拉抬聲勢,甚至進而影響選舉結果,下表列出過去著名案例。(整理、製表:楊蕓/台灣醒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