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蘇盈之台北報導】為解決少子化衝擊,行政院於年初推出「私幼公共化」,但家長代表和民間團體15日召開記者會,質疑補助私幼就讀津貼是在保護私幼,卻不廣設公幼,有獨厚私幼之嫌。對此,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民團的質疑純屬誤解,行政院長賴清德將在16日宣布同時解釋政策細節。
20年來,「公幼少、私幼貴」比例不均的問題一直都存在,「女兒出生第4天我就年年去抽公幼,但還是抽不到,就只好去讀私幼,即便是中產階級的我們而言,也是沉重的負擔。」家長代表王思涵表示,雖然政府一直在鼓勵生育和婦女就業,但是在0-2歲的幼兒托育問題上,卻看不到政府的誠意。
王思涵說,「賴清德院長說『多一家公幼,就關一家私幼』,但私幼本來是補助公幼不足,補助對象是否本末倒置了?」而政府對於公幼量不足的回應是「蓋公幼緩不濟急」,所以只以津貼補助便宜行事,讓私幼荷包賺飽,卻不加強監督和管理,希望政府能夠傾聽家長的心聲,政策要做在真正的需要上。
全國教保產業公會理事郭旭明表示,政府施行生育補助的目的在於提升生育率,但從2000年到2017年的全國生育統計數字來看,婦女總生育率依然不斷下滑。而且近6年來私幼學費漲幅高達25.8%,民眾薪資不漲,生育壓力沒有降低,當然生育意願也不會增加。
婦女新知基金會政策部主任覃玉蓉說,民眾真正的需要是廣設0-2歲的公共托育家園、2-6歲的公幼或非營利幼兒園,「而不是發放零碎的津貼,或是發錢給私幼。」
覃玉蓉呼籲政府,「政策方案採取公聽會的方式,使專家和民間團體可以參予討論。」不要再用便宜行事的方式敷衍家長,「針對生育和托育政策,應該經過周延的政策評估,並且針對政策做定期評鑑和檢討。徐國勇對此回應,民團疑慮實屬誤解,行政院長賴清德將會在16日的記者會上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