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也需安寧療護 趁早預立醫療

貝薈涵 2018/05/03 18:03 點閱 13731 次
陳炳仁(左二)呼籲,若家屬有失智症患者,應儘早進行與李醫療照護諮商,並預立醫療決定。(photo by 貝薈涵/台灣醒報)
陳炳仁(左二)呼籲,若家屬有失智症患者,應儘早進行與李醫療照護諮商,並預立醫療決定。(photo by 貝薈涵/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貝薈涵台北報導】「安寧療護不是癌末患者的專利,慢性疾病的患者也需要!」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醫學院教授朱利安表示,失智症患者即使身體不適也不易察覺,安寧療護除了能舒緩患者的不適,也看重患者的心理需求,讓患者度過有尊嚴的晚年。高雄醫學大學醫師陳炳仁呼籲,趁著患者還有表達能力,家屬要趁早討論是否接受插管、侵入性急救、立遺囑等,以落實患者的自主意願。

根據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7成失智症患者在生命最後一年接受過管灌餵食、6成曾接受插管治療,另有3成曾經歷心肺復甦術急救。陳炳仁表示,失智症患者與癌末患者一樣,性命垂危時,即使使用維生醫療與急救處置也都於事無補,但到2013年為止,接受安寧療護的失智症患者只有1.64%,並且許多人是因為同時罹患癌症才接受安寧療護。

朱利安認為,失智症患者接受安寧療護比例低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失智症患者表達困難,即使身體疼痛、不舒服,家屬也不容易察覺,因此不認為患者需要安寧療護。第二,目前的醫護人員缺乏對失智症患者進行安寧療護的訓練。

「安寧療護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的照護模式。除了提供疼痛控制、症狀緩解的措施,也應滿足患者在心理、社會與靈性的需求。」朱利安說,醫療人員在照顧失智症患者時,應以「人」來看待病患,而不是「病人」,自然地互動、不放大缺陷,對患者而言,是最好的陪伴。

曾陪伴罹患失智症父親與婆婆超過十年的周貞利表示,發現父親罹患失智症時,她與家人積極地了解失智症,並彼此達成共識,決定父親病危時不插管、不做侵入性急救。「婆婆是很傳統的婦女,她認為人的時候到了,就要離開。」周貞利說,在陪伴失智症家屬時,應設身處地為其著想,就能知道他希望獲得怎麼樣的晚期照護。

陳炳仁呼籲,若家屬有失智症患者,應儘早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並預立醫療決定。趁著患者還能表達的時候,家屬可與患者、醫療團隊討論後續的醫療行為,如是否插管急救、立遺囑等,除了落實患者的自主意願,也讓患者有機會回溯人生,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