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綠委被處罰的省思(彭蕙仙)

彭蕙仙 2018/03/01 11:10 點閱 22125 次
立委林淑芬(圖)和劉建國等人被要求退出「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引發醫藥界及30多個衛環社福團體的抗議。(photo by wikimedia)
立委林淑芬(圖)和劉建國等人被要求退出「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引發醫藥界及30多個衛環社福團體的抗議。(photo by wikimedia)

立法院新會期開議,民進黨對立委林淑芬和劉建國等人做出黨紀處份,要求兩人退出「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引發醫藥界及30多個衛環社福團體的抗議,認為民進黨這麼做不是處罰兩名委員,而是懲罰人民;這些團體甚至發起連署,要求民進黨收回成命,讓這兩位立委留在衛環委員會,繼續為人民權益把關。

針對黨中央的處份,林淑芬自認對得起選民,如果是因為堅持而被處分,她表示,「可以坦然接受」;劉建國則在臉書上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反而縮的心志十分明確。

委員會才是議事殿堂

長期關注台灣食安、勞工、社福以及環保等議題的林淑芬與劉建國,被認為是專業且稱職的社福衛環委員;而同時有這麼多民間團體出面,聲援立法委員留在特定的委員會,更是過去沒有的事,可見醫藥衛環界對劉建國與林淑芬的倚重。 

在上個會期《勞基法》表決時,林淑芬和劉建國沒有配合黨意投票,遭到民進黨上述處分;另外,管碧玲也因《勞基法》未依黨意表決,被要求離開經濟委員會。

立法院有113名立委,很難讓每個提案都由全部立委參與討論,因此立法院實行「委員會中心主義」,對應政府所管轄公共事務的類別,設立委員會,目前立法院有8個委員會。通常立委會選擇參與他最擅長、最關懷的領域的委員會。

為了將法案的審查進行更專業的分工,達到有效率的審議和問政功能,一個法案提出後會先送到相關的委員會討論,而後委員會再將討論的結論送到院會進行表決。因此,嚴格說起來,國會裡真正的議事殿堂其實在委員會,而不是院會,因為大多數立法條文的修正討論是在委員會裡進行的。

難在專業領域發聲

劉建國曾多次獲公民監督國會聯盟選為「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優秀立委」,和林淑芬都是公認的優秀衛環領域立委,長期推動相關法案,如《食安法》、《水污法》和《空污法》等。按立委的專業分工來看,當然應該繼續留在衛環委員會,不過,民進黨因他們未配合黨團運作,已限制其不得選擇衛環委員會。

林淑芬表示將加入內政委員會。儘管在不同的委員會,還是可以跨委員會質詢官員,或是表達自己對相關立法的意見並參與討論,然而,在委員會進行法案協商時,通常只有該委員會的委員出席議決。

民進黨自打嘴巴

因此未來的一年,林淑芬和劉建國可能就無法在衛環委員會就相關法案進行協商,這對2位熟悉相關法案的立委來說,當然很替他們扼腕,對關心這些領域的人來說,也是一大損失。

過去民進黨常批評國民黨立委「心中只有黨意沒有民意」,譏笑藍委是「投票部隊」,如今民進黨的作為豈不也是如此?更何況林淑芬與劉建國是區域立委,並非不分區立委,他們更該忠於民意的託負。而民進黨做出這樣的決定,形同撇棄立委的專業,只會讓人民失望、甚至失去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