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末沒有討論教育議題,寫的是健保制度。
以前我沒有關注健保,連自己的保費怎麼算出來都不知道,想說反正就是扣個幾百塊,雖然知道健保赤字嚴重,但也沒去深入了解原因,以及政府喊那麼多年的分級醫療,除了民眾觀念難改之外,為甚麼一直無法落實等問題,今天的兩則報導,一則談健保費該不該漲、另一則談透過診療費用計算如何落實分級醫療,在採訪和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收穫很多。
其實一開始只計畫寫一則專家對於健保漲價的看法,沒想到一查資料發現從健保費率、給付、看診費用、二代健保到分級醫療都是環環相扣的議題,很難只用「支不支持保費」簡單的問句就講明白。
究竟健保應該是「社會保險」還是「社會福利」?因為定位不夠清楚,往往換了執政者政策就大轉彎,或是顧了福利就忽略經濟弱勢族群,但若要走向社會保險,民眾不願意多付保費,又都想到大醫院看病,也因為保費調整牽一髮動全身,導致調降保費成為政策買票手段,所造成的財政赤字擴大,卻留給後人承擔。
今日成果:
1直播標售農產 「線上」炒熱氣氛
2健保110年恐漲 專家:改家戶總所得
3部分負擔改定率制 分級醫療恐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