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充斥 專家:判讀至關重要

林晏如 2017/12/21 18:16 點閱 8120 次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謝靜21日表示,因應傳播生態變化,傳統媒體機構需要不斷拓展新功能。(photo by主辦單位)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謝靜21日表示,因應傳播生態變化,傳統媒體機構需要不斷拓展新功能。(photo by主辦單位)

【台灣醒報記者林晏如台北報導】「民眾常讓社群媒體牽引自己對新聞的認知,而造成同溫層更『極化』。」中國文化大學大傳系教授王毓莉21日在兩岸傳媒交流論壇中表示,如何學習判讀網路訊息非常重要。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謝靜則指出,現代人大多是從微信朋友圈、聊天群中獲取新聞資訊,社群媒體不只是新聞傳遞的管道,甚至也成為新聞產製中心。

王毓莉指出,台灣目前的新聞流動方向為:傳統報業(4大報即時新聞)—網站、社群媒體—廣播新聞、無線和有線電視—週刊雜誌特寫報導,其中尤以傳統媒體的新聞領先。然而,台灣新聞媒體即時新聞轉趨賽馬式(電視新聞的跑馬燈)和碎片化,當媒體記者被要求產製足夠的即時新聞時,就會為了績效而拆解新聞,「就像今天一整天的講座就會被拆成10篇新聞。」

此外,新聞專業性也漸趨下降,各種三器新聞(網路瀏覽器、行車紀錄器、監視器)和內容農場、標題黨、靈異新聞充斥,媒體意識形態也非常明顯,「當民眾想看偏藍或綠的新聞,會知道可以直接看哪幾家媒體。」也因為社群媒體傳播力太強,造成閱聽者對「事實」和「個人意見」不太會分辨,「我們可能非常相信朋友說的話,但其實相信的只是他的意見而非事實。」

「台灣有太多語言暴力,我們也常任由社群媒體牽引自己對新聞的認知。」王毓莉認為,民眾對於後真相時期的資訊接收需要自己找出平衡,否則容易陷入同溫層,跟別人意見不合就退群、退追蹤,而造成網路極化。如何培養民眾對假新聞的辨識與認識,以及判讀網路訊息可信度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謝靜從中國新聞傳播的小生境(生存環境)中,發現2個變化,一、新聞生產方式的改變:原本中心性、專業化的新聞產製越來越受到分散性、業餘性的新聞方式挑戰,比如大家對微信朋友圈、聊天群中新聞的信任度甚於報章雜誌;二、公共傳播網路的變化,如中國政務新媒體大量出現,民眾可直接表達意見,打破以往組織傳播與大眾傳播的界線。

「因應傳播生態變化,傳統媒體機構需要不斷拓展新功能。」謝靜認為,媒體不能只滿足於當新聞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更要發展成公共傳播網路的巨大「節點」,連結不同層面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