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兒少對未來茫然 公民參與增信心

廖玄宇 2017/11/08 16:21 點閱 9453 次
為了呼籲社會鼓勵並肯定兒少參與公共議題,家扶基金會邀請擁有參與公民議題經驗的學子一同參與座談。圖為社會資源處長  林秀鳳(左起)、葉家和(左二)、陳毅(中)、許冠澤(右二)、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右ㄧ)(photo by 廖玄宇/台灣醒報)
為了呼籲社會鼓勵並肯定兒少參與公共議題,家扶基金會邀請擁有參與公民議題經驗的學子一同參與座談。圖為社會資源處長 林秀鳳(左起)、葉家和(左二)、陳毅(中)、許冠澤(右二)、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右ㄧ)(photo by 廖玄宇/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廖玄宇台北報導】將近8成兒少對未來茫然!11月20日為國際兒童人權日,也適逢台灣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首次國際審查,家扶基金會公布「2017臺灣兒少公民參與情況調查」結果,只有2成5的臺灣兒少認為「國家往正確的方向發展」,7成5則表示不認同或不知道,顯示出對未來感到沒有信心以及茫然。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台灣兒少並非對社會毫無關注,只是缺少發聲管道,因此才對社會漸失信心,社會應落實兒童權利公約的參與權,讓兒少有參與公民議題的機會。」

根據「公民議題參與情況」調查,也顯示出只有不到2成的兒少曾經實際參與過公共議題,為了鼓勵公民參與,家扶基金會8日邀請陳毅、許冠澤、葉家和等3位代表以及兒少節目主持人宋子揚與會分享公民參與經驗,呼籲全民支持「兒少參與新四務」,並為兒少建立良好的公民教育。

「兒少參與新四務」的概念引述自論語經典,分別是「務視」、「務聽」、「務言」、「務動」等四大項,務必肯定而參與公共事務,對於公共議題,務必營造可討論的氛圍,尊重兒少表意權,務必尊重兒少所陳述的言論以及務必落實兒少角度出發的優先施政,在教育環境中培植兒少參與權。

調查也進一步探討台灣兒少的「未來感受」以及「公民議題參與情況」相關性,發現校園與家庭若能提供良好公民教育,兒少越會實際行動關心公共議題,並大幅降低對未來的無力感與憂慮。宋子揚表示:「台灣孩子比我們想像中更有想法,但大人好像都會忽略他們,若可以鼓勵和提供資源,孩子們是真的可以改變社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