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心聲有誰知 善終權觀念需實踐

譚有勝 2017/08/29 19:35 點閱 19527 次
台灣高齡與少子化的問題日益升溫,天下文化特邀請作家瓊瑤與醫療專家探討「善終權」的問題。(photo by 譚有勝/台灣醒報)
台灣高齡與少子化的問題日益升溫,天下文化特邀請作家瓊瑤與醫療專家探討「善終權」的問題。(photo by 譚有勝/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譚有勝台北的報導】台灣雖然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有時卻反讓急救病人陷入了無止盡的痛苦!醫療專家29日在瓊瑤新書座談會為無法發聲的病人現身說法,呼籲大眾正視「善終權」的問題。立法委員楊玉欣表示,「我們前半生都在為自己做決定,為什麼變成病人就失去了自主權?」她說,病人應有對醫療選項有知情、選擇與決定的權利。

台灣高齡與少子化的問題日益升溫,為探討高齡之後的善終問題,天下文化29日特邀請立法委員楊玉欣、醫療專家趙可式、陳秀丹,在瓊瑤《雪花飄落之前》新書發表會上探討社會「愛、老、病、死」的大哉問,讓台灣能夠重新思考「善終權」的問題。

病人應有自主權

楊玉欣表示,「我們前半生都在為自己做決定,為什麼變成病人就失去了自主權?」她強調,《病人自主權利法》是確保病人對醫療選項有知情、選擇與決定的權利,並且預先找好醫療委任代理人,表達自己在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的「意願」。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醫師陳秀丹則認為,急救病人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病人被救回來後卻在忍受無止盡的痛苦。她強調,「行醫是為了行善,而不是讓病人痛苦行惡。」

善終權觀念需實踐

成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趙可式指出,她看了太多病人因難一人抉擇「如何死亡」而不得善終,但家人和病人如何在死亡的問題時得到心中的平安,雖然台灣即將推行「病人自主權」法令,但關鍵的問題還是「善終權」觀念的認知與實踐。

瓊瑤在座談會上說,最遺憾的是沒辦法為自己的丈夫善終。當最愛的人被各種管線插在軀體上,是因為家人自私的不捨,讓他們拖著變形的軀殼躺在床上苟延殘喘。死亡並不可怕,它只是生命的「終站」。但諷刺的是,死亡延長的工具卻成了人類發明的噩夢。「你若真正愛對方,要為他設身處地去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