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吸毒無罪 專家:戒毒很難

蔡旻豪 2017/07/17 22:05 點閱 20970 次
毒品問題需要從整個層面的改善,從「根本」去解決毒品來源。(photo by Vermont Public Radio)
毒品問題需要從整個層面的改善,從「根本」去解決毒品來源。(photo by Vermont Public Radio)

【台灣醒報記者蔡旻豪台北報導】楊志良日前撰文提出「吸毒者無罪,供毒者重罪」建議。戒毒專家劉民和牧師受訪時回應說,毒品問題需要從整個層面改善,包括政府司法、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從「根本」解決毒品來源,徒喊口號是無意義的。長期在基督教晨曦會從事戒毒輔導的劉牧師觀察,韓國、新加坡因為法律嚴格,所以毒品問題相對較少,而台灣、香港、泰國、緬甸配套不足,毒品氾濫問題嚴重。

日前前衛生局長楊志良投書媒體專欄時提到,「政府年年反毒,但依往年經驗,就是投入再多人力、經費,結果恐如往年,效果難於期待。」他建議仿效食安檢舉,吸毒者只要供出販賣者,一律除罪,不但輔導戒毒,還發給吸毒犯獎金。沒有毒品來源也就沒人販毒,毒害自然減少,才是反毒之道。

針對楊志良反毒策略,劉牧師認為,「施行成效,恐怕不大。」因為吸毒怎麼會去檢舉自己的供貨源呢?現在販毒愈來愈高科技,如住宅配送、魚目混珠方式,而且若要讓吸毒者因此無罪,豈不是鼓勵吸毒者嗎?因為吸毒者的後遺症多得不得了!但他對於供毒者重罪的說法則表示同意的。

政府推動反毒行之有年,成效是否不彰,使得少年接觸毒品容易?「要看個人怎麼定義『成效』。」毒品氾濫問題和家庭教育的崩潰有關,當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對青少年都起不了作用時,毒品就有機會趁機而入校園。染毒後,即使戒了,仍可能再犯毒癮,戒毒不能只是戒身體,需要從「心靈戒掉」。

劉民和認為,如果家庭教育對於少年已經是崩潰的,父母無法起到管束孩子的作用,學校教育對於學生又沒辦法打罵,這時毒品就有機會從這些缺口趁機而入,沾染青少年。加上現在還有人權的觀念,認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反毒更難。再來,透過金錢走私販毒,在開放年代,都是毒品猖獗主因。

劉牧師建議反毒最有效的策略,從司法來講,應要加重刑期,吸毒犯對於法律懲罰不痛不癢,無法起到嚇阻效果,再來就是需要戒毒的專業人員,給予適當的戒毒方法。「這需要整個層面的配套,從整個源頭去改善。」試想,人如果在外混,在開趴助興、同儕之間,怎能不接觸毒品?

劉牧師以過來人的經歷表示,基督教晨曦會目前戒毒作法為設立「戒毒中心」,讓戒毒的人進到戒毒中心1年半的時間。教育聖經,並以過來人的榜樣,結合中心的運動、工作,使戒毒者在人際、價值、家庭關係上能真正落實戒掉毒品。若成功戒毒者,就讓他去幫助另一個人戒毒,互相輔佐,甚至有的在教會裡結婚,組織美好的家庭。雖然勒戒時間需長達5~7年,成果卻相對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