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電子耳納健保 「聽到孩子叫媽了」

林亭妤 2017/07/09 16:20 點閱 21145 次
現年13歲的張琇評小妹妹(右)4歲時植入人工電子耳,直到5歲才開口叫出第一聲「媽媽」。(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現年13歲的張琇評小妹妹(右)4歲時植入人工電子耳,直到5歲才開口叫出第一聲「媽媽」。(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一支人工電子耳耗材動輒百萬,健保署公告,自7月1日起人工電子耳將正式納入健保,給付對象為18歲以下雙耳聽力損失大於90分貝之兒童,首年約150名兒童受惠,預估增加上億元健保支出。林口長庚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吳哲民9日建議,盼健保給付可以慢慢擴及其他年齡層。

現年13歲的張琇評小妹妹為先天性聽損,4歲時植入人工電子耳,直到5歲才開口叫出第一聲「媽媽」。張小妹母親廖女士說,由於聽力損失造成學習落後,張小妹必須先加強語言治療、故事邏輯建構能力,才能漸漸追上同齡小朋友的學習程度。

「學齡前是兒童語言學習關鍵期,對於天生重度聽障的孩子來說,愈早植入電子耳的成效愈好。」吳哲民形容,車水馬龍的街道約80分貝,一名雙耳聽力損失大於90分貝的重度聽損兒童,若沒戴助聽器,就算站在街上也聽不到任何的聲音,而植入電子耳重新獲得聽力後,不論在課業或是職業上的表現,都可以與常人無異。

另有一名現年39歲的人工電子耳植入患者林彥均說,自己在9歲時左耳因中耳炎感染而使聽力受損,長期下來導致右耳過度使用,最近4年內徹底失聰。沒有聽力的生活讓他的平衡感變得極差,須得花費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學習,直到植入電子耳後,聽力才從原本的1成恢復到8成。

「希望人工電子耳給付未來可以擴及其他年齡層。」吳哲民以個人超過500例人工電子耳植入個案資料統計指出,語後失聰的成人電子耳植入者,一般在術後3~6個月便可以看出聽知覺成效,也大大改善聽障者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