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二十年之老兵憶往(厲威廉)

厲威廉 2017/07/05 07:42 點閱 789 次
香港回歸20年的今日,台港相關係相互依存,但對於中國的威逼利誘能否同仇敵愾呢?(photo by 維基百科)
香港回歸20年的今日,台港相關係相互依存,但對於中國的威逼利誘能否同仇敵愾呢?(photo by 維基百科)

20年前我擔任陸委會港澳處長,正積極在立法院推動制定「香港澳門關係條例」,以及日夜忙碌處理香港回歸後我駐香港機構各單位人員與工作的整合。記得甫將卸任香港特首梁振英來我辦公室拜會,當時他最關心的是兩岸何時直接三通,並且預期香港所損失的人員往來與貨貿交通中介利益將以百億港元計算。

當時香港工商界人士最初都是支持英國對中國企圖在1997年香港回歸後,以主權歸還換取治權繼續擁有,這是柴契爾夫人1984年到北京與鄧小平訪問的重點,為鄧小平悍然拒絕,代之以在香港將實施原為台灣設計的一國兩制。本來香港企業家多數站在倫敦這邊,結果大陸安排李嘉誠、邵毅夫等為首的領導人訪問大陸,除熱烈歡迎外也開放許多利益,很快就轉移香港工商金融人士們的政治態度。

在《南華早報》一篇對我的專訪中,我以港澳政策負責人強調:中共所以提出香港回歸後五十年不變與在香港實施一國兩制,其用意無非是讓台灣人民看到香港繼續自由、法制、繁榮,卸除對於統一的恐懼。

另外,也只有台灣繼續民主、安定與兩岸關係穩定發展,才能讓港人的自由、民主、法制與市場經濟、金融秩序的維持與穩定有所保障。在此一基礎上強化台灣與香港交流與合作關係,將對雙方都有關鍵性的作用。

記得1997年6月30日晚與陳文茜同上李濤討論香港回歸叩應節目時,看到解放軍部隊越過深圳移防香港,陳文茜問我是否未來解放軍同樣沿著淡水河開進台北盆地。我說這未免太過誇張,只要2300萬台灣人對大陸同心一德,絕對不會有這樣的情況。

香港回歸20年以後的今日,台港相互依存關係仍然未變,但是台灣面對大陸的威脅利誘是否能夠同仇敵愾?似乎讓我們這些參與兩岸與台港澳關係工作漸漸凋零的老兵們擔憂與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