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約17%的孕婦會出現皮膚搔癢問題,若在孕期間擦了「超強效」類固醇藥物超過300克,胎兒出生體重過輕的風險可增加7倍。長庚醫院皮膚科教授紀景琪24日在記者會上發表實證研究指出,只要不超過300克,孕婦都可以安心使用類固醇藥膏,而無論使用多大的劑量,都不會增加其他生產風險如:早產、畸形等。
忽冷忽熱的天氣,讓一名初次懷孕的林姓太太敏感的皮膚出現濕疹,就診後醫師開立塗抹型類固醇藥膏,但由於藥膏仿單上寫著「妊婦投與的安全性尚未確定」,林太太擔憂擦類固醇藥物對胎兒會有不良影響,因此寧願忍著不適感、把皮膚表層都抓到破皮有傷口,也不敢使用藥膏。
「婦女於懷孕期間發生皮膚搔癢問題,有一半都是由濕疹引起。」紀景琪表示,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發炎疾病,可由過敏、氣溫變化等因素誘發,症狀包括皮膚起紅疹、搔癢等,而類固醇是最常使用的皮膚藥物,可用於治療濕疹、乾癬等疾病。
為釐清孕婦使用類固醇藥膏的安全性,紀景琪團隊分析共160萬1515位孕婦及胎兒的資料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證實,「若孕婦在懷孕期間使用超過300克的強效、超強效外用類固醇,就會增加胎兒出生體重過輕的風險達7倍。」
不過,紀景琪也強調,懷孕期間無論使用多大的類固醇藥膏劑量,都不會增加其他生產風險,如:剖腹產分娩、先天畸形、早產、胎兒死亡等。
長庚醫院兒童皮膚主任施一新說,一般而言,小條藥膏劑量約5~10克,中條藥膏約25~30克,大條藥膏約100克,而一粒米大小的藥膏量僅約0.1克,就可以抹滿約一個手掌大小的患部範圍,「因此孕婦在懷孕期間擦類固醇藥膏,不太會擦超過3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