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出門壓力大 籲少批評多鼓勵

林亭妤 2017/05/10 16:50 點閱 21573 次
路人應以微笑代替批評,給辛苦教養的媽咪們最友善的支持。(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路人應以微笑代替批評,給辛苦教養的媽咪們最友善的支持。(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你的小孩怎麼這麼瘦,都不給他飯吃哦?」「生一個太少了吧!」媽媽們帶著孩子出門時,路人下意識的反應,常令媽媽感受到無限壓力。據兒盟調查,將近6成的媽媽覺得公共場所的氛圍並不友善,被點名指責時甚至會感到高度痛苦。兒盟10日為此號召路人「應以微笑代替批評指教」,給予辛苦的媽咪們友善陪伴。

「你是怎麼教小孩的?」、「如果這是我孩子,我早就打死他了!」、「生一個太少了吧~」你會是看到別人家小孩,就提供上述「一堆意見」的人嗎?兒福聯盟10日公布「2017年社會友善育兒氛圍調查」報告指出,路人對親子族群不可預測的行為與言語,已經造成57.3%的媽媽們感覺帶孩子到公共場所,是件很有壓力的事情。

據統計,讓媽媽們感到最害怕的3種類型路人為:幼兒無感型、恐懼幼兒型、教養糾察型。兒福聯盟執秘黃韻璇說,媽媽們最常遇到的類型為「幼兒無感型」,這群人的視線通常在120公分以上,不在乎嬰幼兒的需求與存在,比如讓座。

讓媽媽的痛苦指數達到最高者則為「恐懼幼兒型」,黃韻璇表示,這類路人會直接對小孩施以白眼或顯露不耐煩神色,更嚴重者還會驅趕親子,比如小孩忽然在安靜的公車上哭鬧時,被路人一句「小姐,可以請妳下車嗎?」給窘迫請離;而「教養糾察型」的進化版「正義魔人」,更讓媽媽們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出門都膽戰心驚。

每個家庭與父母的管教方式都不盡相同,但當只看見短暫親子互動的正義魔人們「隨手拍、隨手傳」,都能讓任何一對親子變成「網路紅人」,遭受網民輿論撻伐。兒盟提醒,這樣只會給兒少留下不可泯滅的傷害,並無法幫助到孩子。

另外,太過熱情的路人也會讓媽媽們感到不舒服,家有幼兒的何小姐在記者會上說,如果只是簡單的讚美,家長大多樂於接受,但若是動不動就摸小孩的臉、擅自拿食物給小孩吃等,不只媽媽會感到困擾,連小孩都會害怕。

兒盟呼籲,大眾對幼兒媽媽們應該多一份體貼與尊重,希望路人可以謹記「同理、禮讓、不旁觀」3大原則,以微笑代替批評,給辛苦教養的媽咪們最友善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