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用最多? 青少年能源認知不足

吳宇涵 2017/05/03 18:08 點閱 21846 次
天生國小師生自製的水瓶提繩。(photo by 吳宇涵╱台灣醒報)
天生國小師生自製的水瓶提繩。(photo by 吳宇涵╱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吳宇涵台北報導】「發出100個水瓶提繩,就等於減少100塑膠袋!」參與金車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減碳大作戰」挑戰的淡水天生國小師生,秀出他們自製的飲料瓶提繩。在一項「2017年節能減碳調查」中,發現有7成青少年認為自己對氣候變遷有充足的知識,但有9成青少年不知道台灣的能源仰賴進口。

根據金車文教基金會「2017年節能減碳調查」結果公布,59.6%青少年認為台灣能源使用最多的是核能,但依據經濟部能源局所公布的台灣能源使用狀況,前3名分別為:石油(48.2%)、煤(29.3%)、天然氣(13.3%),核能使用反倒僅占7.3%。

「這或許和近年來核能議題討論得比較多有關係,」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葉欣誠表示,這樣的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對於我國整體運作的瞭解相當不夠,能源的供給與需求是社會運作的動力,「我查了一下,其實課本是有教的,」但許多同學卻仍不知道台灣能源供給高度依賴進口,且核能並不是使用最多的能源。
「我們的教育常常過於強調記憶性的內容,對於日常生活和社會的基本知識反而不足,」葉欣誠指出,7成青少年認為自己充分認識氣候變遷,且相當憂心氣候變遷的問題,「這是一件好事,顯示媒體和政府的宣導下,國民對全球暖化有高度警覺。」

「在學校,對於垃圾分類都有嚴格要求,」天生國小老師施詩俞表示,同學此次參與「減碳大作戰」挑戰賽,將主題訂在「減塑」,發現除了菜市場是塑膠袋使用的大宗外,手搖杯飲料的塑膠市場也不容小覷,因此同學們自製水瓶提繩,減少外帶塑膠袋的使用,「我們還到飲料店門前發放。」

「訪問菜市場店家,多數表示,消費者有需要就會給袋子,且店家都不知道自己使用的塑膠袋材質。」天生國小6年級生田睿宏分享在菜市場觀察的心得,「民眾都寄望政府規定塑膠袋使用限制,但我認為應從店家宣導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