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實習記者鍾佩慈綜合報導】伊朗將於5月19日舉行總統大選,此次選舉的結果不僅會決定伊朗在短期內在外交與軍事上的政策,還會決定伊朗往神權或民主的政權發展方向。目前6個總統候選人中,呼聲最大的為溫和派的現任總統魯哈尼和強硬派的伊斯蘭教長萊希,同為強硬派的首都德黑蘭市長卡利巴夫緊追在後。
根據《關鍵威脅》報導, 伊朗政府透過國營電視台在4月20日公布,此次總統大選的正式候選人有6人,分別為溫和派的現任總統魯哈尼、強硬派的伊斯蘭教長萊希和首都德黑蘭市長卡利巴夫,以及保守派的兩名代表,前文化部長米爾薩利姆和前工業部長塔巴,還有溫和派的副總統賈漢吉里。
在神權專制與民主形式的碰撞中,伊朗的政治劃分為神職、軍系與技術官僚三股勢力,其中,在6個總統候選人中呼聲最高的3人分別為,溫和派的現任總統魯哈尼為神職與技術官僚聯盟、強硬派的伊斯蘭教長萊希為神職與軍事聯盟,和軍系與技術官僚聯盟的強硬派德黑蘭市長卡利巴夫。
《半島電視台》作者專欄分析,尋求連任的魯哈尼已獲得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米尼欽點,為呼聲最大的候選人之一,現任總統魯哈尼,任內最好的政績為與世界強國簽定核協議結束美國等國家對伊朗進行長達10年的部分經濟封鎖等等。惟此項政策雖然促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16年增長了6.6%,卻沒有解決伊朗12.5%的失業率。
相較於魯哈尼的走向西方政策,另外一名呼聲最高的候選人為反美的強硬保守派伊斯蘭教長萊希。萊希曾獲得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指認管理阿斯塔那聖城宗教基金會,被視為哈米尼的繼承人,且在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美國對伊朗的不友善態度,恐讓伊朗的風向轉往極端保守,利於強硬保守派的萊希。
此次伊朗總統選舉的核心問題為核協議與經濟狀況,雖然政策的最後決定權在伊朗的最高精神領袖哈米尼身上,不過總統作為伊朗影響力第二大的人物,還是可以制定伊朗的安全與防禦政策,包括管理核計畫與干涉敘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