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你能分辨出憂鬱情緒和憂鬱症的不同嗎?台灣活動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賴東明6日指出,人人都可能因生理及心理因素產生憂鬱情緒,越了解憂鬱症,越不會害怕談論與面對。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亦提醒,定期自我檢視情緒、建立紓壓習慣,不只能預防憂鬱症、也能讓病情好轉,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走路。
董氏基金會6日發布民眾對憂鬱症認知之相關性調查報告,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將近6成的民眾認為憂鬱症無法完全康復,其中長者更認同憂鬱症不會消失,且多存有「與之共存」的心態,認為憂鬱症是「住在心裡的一隻怪獸」。對此,葉雅馨澄清,憂鬱症就跟感冒一樣,只要治療就會痊癒,但相對地,也有復發的機率存在。
葉雅馨根據調查進一步指出,青少年、大學生每週有3天以上感到憂鬱的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年齡層,賴東明建議,應多參與社會活動,讓情緒擁有轉換的空間與彈性,為自己建立多元的支持系統。
「現代人壓力越來越大,卻不懂如何紓壓。」賴德仁強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憂鬱症狀,最後無法繼續上課、工作,只想躲在家裡,其實只要定期檢視自我情緒、建立紓壓管道,就可以預防和協助改善憂鬱的症狀。
賴德仁表示,預防憂鬱症找上門,應多運動、與親友聚會等,多走路也是讓心情轉佳的一個好方法,若一直被憂鬱情緒困擾要尋求專業資源,不用擔心說出來會被拒絕;但他特別提醒,身邊有憂鬱症親友的人,自身出現憂鬱情緒的機率也較常人還高,非專業人士切勿單槍匹馬、整天陪伴憂鬱症病患,否則很容易被患者憂鬱的情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