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律人參與低 司改會促會議溝通

鄭羿菲 2017/03/09 18:28 點閱 19007 次
司改會公佈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代表的發言比例,其中非法律專業的委員在分組討論中,最低的只有12%。(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司改會公佈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代表的發言比例,其中非法律專業的委員在分組討論中,最低的只有12%。(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若非法律專業的委員發言過少,恐讓蔡政府全力籌備的司改會議白開!司改會9日公佈各分組第一次會議發言比例,發現第三組的非法律人發言僅有12%,情況最好的第二組則有44%。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在記者會上表示,「非法律人發言過少,恐怕是對議題不了解,而無法參與討論,」建議會議前應建置「司法小學堂」及溝通平台,讓各委員瞭解司法議題。

部分會議參與低

總統蔡英文一席就職演說,讓司法改革成為掌聲最多的政見,在籌備了半年多後,引入超過半數非法律專業委員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司改會議)已陸續登場討論,但卻遭質疑法律專業委員沒有詳盡解說責任,讓非法律專業的委員無從瞭解議題真實面向,導致有議題被引導作成「投票刪除」。

司改會9日在「非法律人才是司改國是會議的成敗關鍵」記者會中公布統計各分組第一次會議的發言字數(第五分組司改會議還未公佈會議逐字稿),發現有的會議組別非法律人餐與討論過低,恐造成改革成效不彰,其中第二分組的非法律人發言是最高的,佔了44%、第一分組佔38%、第四分組佔28%、而第三分組則最低,僅佔了12%。

無解說恐不瞭解議題

對此,司改會專職律師黃盈嘉分析,舉例來說,在第三分組的會議過程中,只說了標題「檢察官的法律定位問題」,內容卻沒有進一步討論或說明,易令非法律專業的人難以融入討論,但在第二分組的會議過程就不同了,主持會議的主席會主動詢問要不要解釋,讓非法律專業的委員能夠更多餐與討論、了解議題。

林永頌指出,在第三分組中,甚至投票刪除「起訴狀一本主義」(法官開庭前,檢察官不送完整卷證,以免造成法官對被告第一印象不好)的議題,但這是第四分組要討論「人民陪審制」的配套,若不討論,恐怕也跟著無法討論,以第三分組非法律人只有12%的討論比例,會讓外界有所疑義。他呼籲,「司改會議籌備委員會應透過議程規定,將起訴狀一本主義拉回討論。」

刪除啟人疑竇

「分組會議中,可以討論否決議題,或來不及討論加開會議、決議後續處理機制,但不應該輕易刪改。」林永頌認為,司改會議中的各項議題都是蒐集自社會各界,且可能環環相扣,少了一個就可能造成後續的議題無法接著討論。

「要讓司改會議成功,關鍵就在於要讓超過半數的非法律專業的委員融入討論。」司改會執行長高榮志建議,司改會議籌委會可做出決議,讓各分組會議都比照第二分組組建「小學堂」,會議討論前就把議題的架構、緣由、共識、問題等都解說清楚,並進一步建立「溝通平台」,讓非法律專業委員有問題可隨時向法律專業人士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