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籍立委陳曼麗(右2)24日指出,年輕人網路身分被「冒用」的比例最高。(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system/assets/images/000/033/309/big/%E5%9C%96%E8%AA%AA%EF%BC%9A%E6%B0%91%E9%80%B2%E9%BB%A8%E7%B1%8D%E7%AB%8B%E5%A7%94%E9%99%B3%E6%9B%BC%E9%BA%97%EF%BC%88%E5%8F%B32%EF%BC%8924%E6%97%A5%E6%8C%87%E5%87%BA%EF%BC%8C%E5%B9%B4%E8%BC%95%E4%BA%BA%E7%B6%B2%E8%B7%AF%E8%BA%AB%E5%88%86%E8%A2%AB%E3%80%8C%E5%86%92%E7%94%A8%E3%80%8D%E7%9A%84%E6%AF%94%E4%BE%8B%E6%9C%80%E9%AB%98%E3%80%82%EF%BC%88photo_by_%E6%9E%97%E4%BA%AD%E5%A6%A4%EF%BC%8F%E5%8F%B0%E7%81%A3%E9%86%92%E5%A0%B1%EF%BC%89-1.jpg?1485240808)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民眾享有便利的高科技生活,但高科技犯罪也充斥在身邊!民進黨籍立委陳曼麗整理警政署資料發現,被「假冒名義」的詐騙犯罪受害者年齡,以18~23歲比例居冠。刑事警察局24日對此表示,年輕人喜歡曝光個人大頭照和身世資訊,最容易被歹徒「假冒」並詐騙其好友。
上個月甫成為網路詐騙受害者的立委陳曼麗,24日在「杜絕社交帳號遭盜用」記者會中指出,她先於臉書訊息中接收到家人詢問一串4位數的認證碼,結果1分鐘後發現手機Line軟體的資料竟然全數銷毀,且不只是她,許多民眾近期也發現Line被盜用,卻還糊里糊塗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何時「洩密」。
「隨著社群軟體越來越發達,民眾必須有這個認知:4位數的認證碼形同個人網路身分證,不能隨便亂給。」刑事警察局偵九隊隊長陳詰昌表示,歹徒可能已取得用戶的手機號碼並於其他裝置登入Line軟體,這時候只要能騙到受害者手機上的4位數認證碼,歹徒就可以利用受害者的Line去跟其他人周旋借錢。
陳曼麗強調,歹徒很聰明,利用社群軟體詐騙時都是「小額借款」,約莫3萬元的金額可能讓朋友相信只是「應急」用,最後就算被騙也不了了事,導致詐騙案件數與報案率不成正比。
資通訊犯罪管道以電信和網路為主,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副局長黃嘉祿指出,許多年輕人習慣使用免費的網路資源聊天、交友,個人名義、照片圖像容易被冒用。陳詰昌提醒,防範詐騙的動作必須確實做到,如:Line軟體中的「允許被加入好友」應關閉,「阻擋非好友訊息」則要打開。
刑事警察局詐欺犯罪中心最後表示,警方會從金錢匯入端(人頭帳戶)與領出端(車手集團)兩方面進行詐騙杜絕,去年移送了相關案件447件,破案比例約6成。陳曼麗呼籲,在不見真人面貌的網路平台上遇到借錢事宜時,最好直接打電話給對方確認,以免受騙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