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大米攻港疑雲 檢測證虛驚一場

陳玨明 2017/01/18 16:50 點閱 15337 次
中國不時出現黑心食品,令港人有如驚弓之鳥,所幸此次假米事件在食物安全中心化驗後,最終發現只是虛驚一場。(photo by香港電台/網上圖片)
中國不時出現黑心食品,令港人有如驚弓之鳥,所幸此次假米事件在食物安全中心化驗後,最終發現只是虛驚一場。(photo by香港電台/網上圖片)

【台灣醒報特約記者陳玨明香港報導】香港出現中國大陸假食品攻港疑雲,早前先後有市民在網上表示,在市面食肆用餐時發現飯粒可拉長,質疑是假貨。由於中國大陸曾被揭發有人以膠質製作大米,令人擔心這些假米被輸入香港。經港府海關把涉事食物樣本及從相關食肆抽取的米樣本作檢測,顯示所有樣本皆為大米,並通過化學檢測。

早前有香港市民分別作出投訴,拍攝在旺角及北區食肆用餐時,發現把米飯放在兩指間擠壓時,米粒竟能變成長條形外,米飯味道也有異,懷疑食店使用「假米」,消息很快傳開,令大家頓時變驚弓之鳥。

港府於是針對事件展開調查,海關和食物安全中心即時跟進,除化驗「假米」樣本外,也從相關食肆抽取5個米樣本檢測,包括米及飯的樣本,經政府化驗所檢測及分析後,證實所有樣本皆為大米,樣本同時通過食物安全指標的化學檢測,包括塑化劑、黃麴毒素和金屬雜質等,全部樣本均合格。

食物安全中心也透露,2016年共抽取超過650個米樣本作化學檢測,除一個泰國黑米樣本驗出鎘含量超標外,其他全部合格。

對於米粒會變形的疑問,食安中心解釋指出,不同大米品種在烹煮期間的吸水和膨脹度各異,因此飯的硬度、潔白度和光澤度各有不同,而長粒大米煮熟後通常較蓬鬆而結實,中粒米和短粒米煮熟後則較柔軟、濕潤和粘稠,提醒市民可多了解米的特性,不應輕信「假米」傳言。

然而,港人的擔心非空穴來風,因為早前以米飯為主食的非洲國家奈及利亞,就曾發現塑膠假米,當地政府也懷疑假米來自中國,不法商人趁聖誕及新年假期大賺黑心財。但最新消息顯示,奈及利亞衛生部長已出面澄清,這批米初步檢驗後不是塑膠米,呼籲民眾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