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佳楠台北報導】「能不能不要一講到中國、就說『兩岸』?可否把中國視為另一個美國?」前財政部長劉憶如12日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如此試問。她預測,再過3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消費力最強的國家,2030年時則是印度居冠。談及台商的困境,她認為因中國對資金外流、反避稅控管趨嚴,台商要離開中國很困難。
從立委到部長
前財政部長、現任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12日接受台北流行廣播電台《POP搶先爆》主持人黃光芹專訪。回顧在親民黨立委、財政部部長、台大教授等身份之間的轉換,劉憶如說,當立委像在學校任教,較可獨立作業。至於從財政部辭職的原因,她說,自己當初只有留下「政策理念不合」一句話,畢竟在行政部門工作,無法配合者只能走人。
製造業回美成真?
對於即將上任的川普呼籲「美國製造業回國生產」,劉憶如認為,不只中國,對製造業大國德國及日本都有重大影響。但現在的觀察重點是,川普的喊話會否落實成政策?若變成政策,會不會有效?
美國企業在海外有多少獲利?據劉憶如估計,約達2.5兆美元,其中微軟約佔1千億美元、蘋果佔9百億等,若他們真能回美製造,對美元升值、美國國內基礎建設等將多有助益。不過她也強調,製造業講求國際競爭力,回美企業可能將因成本增加,導致競爭力下降,因此是否回美國生產,企業主還在評估,川普的政策也仍待後續觀察。
美中貿易開打?
「美中貿易戰雖然看不見,但是真實存在,」劉憶如認為,全球貿易量正大幅萎縮,美中貿易戰若真的開打,對各國、對台灣都不好。
劉憶如分析,台商當初就是因為在台生產成本太高,所以將製造基地移往他國。台商到中國後,還是向台灣、日本進口很多原料和零組件,再把商品出口到歐美,「一條線非常清楚。」一旦美中貿易戰開打,台商將很難把商品從中國銷往美國。
困在中國的台商
黃光芹分享財經雜誌的調查指出,近四成台商考慮赴美投資,但是若中美互鬥的情勢更緊張,83%台商仍不願撤出中國。對此,劉憶如感嘆說,「台商真的面臨很嚴峻的考驗。」
關於中國人民幣貶值、對外投資金額大增、加強控管外流資金等現況,劉憶如說,「中國已經很緊張」,雖然官方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但對於外流資金審核是「莫名其妙地嚴格」,所以台商不是不願意,「而是沒辦法走。」因此,台商也被迫轉型,轉向投資中國內需市場,例如有些台商便加入涵蓋66國的「一帶一路」計畫。
別談「兩岸」
劉憶如分析,中國的消費力道持續增強,到了2020年,中國消費力會取代美國,成為全球之冠;到了2030年,則會是印度市場取成為第一。
「中國人想要什麼東西,我們就去生產那些東西。」劉憶如建議,大家應該要觀察到消費市場的趨勢變化,找到企業的利基,而非拘泥於意識形態的對立。「台灣媒體很少談論一帶一路政策」也讓她認為相當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