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力推ETF,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ETF投資人可多考慮以產業為導向的特色型商品。(photo by Google Image )](/system/assets/images/000/033/017/big/%E8%AD%89%E4%BA%A4%E6%89%80%E5%8A%9B%E6%8E%A8ETF%EF%BC%8C%E7%AC%AC%E4%B8%80%E9%87%91%E6%8A%95%E9%A1%A7%E8%91%A3%E4%BA%8B%E9%95%B7%E9%99%B3%E5%A5%95%E5%85%89%E8%A1%A8%E7%A4%BA%EF%BC%8CETF%E6%8A%95%E8%B3%87%E4%BA%BA%E5%8F%AF%E5%A4%9A%E8%80%83%E6%85%AE%E4%BB%A5%E7%94%A2%E6%A5%AD%E7%82%BA%E5%B0%8E%E5%90%91%E7%9A%84%E7%89%B9%E8%89%B2%E5%9E%8B%E5%95%86%E5%93%81%E3%80%82%28photo_by_Bad_Credit_Loans_Guide%29.jpg?1484046412)
【台灣醒報記者林佳楠綜合報導】針對證交所將指數股票型基金(ETF)視為台股的活水,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10日受訪時表示,投資人可多考慮以產業為導向的特色型商品。前證交所總經理、現任福邦證券董事長林火燈也認同,但特別提醒投資人,ETF適合定期定額、或定期不定額的長期操作,「短期操作會很危險。」
證交所董事長施俊吉4日曾在新春記者會上指出,去年ETF表現「非常活躍」,市值達2,772億元,比起104年增加751億元。談及106年證交所的業務,他提出延長海外ETF交易時間(擬由陸股先行)、發展追蹤新資產類別之多元化ETF商品、透過ETF進行跨市場合作、規劃美元加掛ETF交易機制等多項有關ETF的政策。
陳奕光認為,ETF目前朝「多元化、法人化」發展,特色型ETF(例如第一金就發行與金融科技、機器人產業相關的ETF)是投資人可考慮的產品。另外針對證交所希望提升台股ETF的比例,他認為海外ETF的交易量可能會排擠到台股ETF的交易量,「因為台灣投資人對海外商品興趣高,透過指數投資海外較容易。」
談及全球ETF的投資浪潮,陳奕光表示,自2011年起,主要國家的股市成交量逐漸縮小,台股近年也呈現投資人結構老化、以及「價量倍比」(價值高、成交量低)的現象。由於ETF的績效高於由經理人操作的基金,加上ETF手續費相對便宜,資金才會從股市流入ETF市場。
但是,陳奕光也預測,受到國際間反避稅風潮,也就是美國肥咖條款(FATCA)及全球肥咖條款(CRS)的影響,台商在海外的資金有回流到國內的趨勢,因此今年可能會看到台商資金「鮭魚回鄉」的情況。
被問及ETF是否為台股的救命仙丹?林火燈表示,這樣的說法比較誇張,畢竟ETF只是其中一個方向,要拯救台股還有其他方式。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主打「被動式管理」的ETF風險雖然較低,但還是要先做功課再進行投資,特別是ETF適合長期操作,定期定額或定期不定額相對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