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綜合報導】市售標示100%純釀造的醬油,價差居然高達11倍!消基會抽驗市售10件醬油產品發現,某些非純釀造醬油的價格甚至比純釀醬油還高,民眾其實無法從價格上判斷醬油品質的好壞。消基會董事長陸雲14日呼籲,政府應要求業者將醬油製造原料的來源、產區、收割年分等各項資料公開,供消費者知曉並選擇。
純釀醬油價差大
我國醬油市場年產值逾80億元,但市場上的產品價格不一、名目眾多,尤以「純釀造」醬油因標榜天然發酵、古法製作而備受歡迎。消基會日前在購物網上隨機抽驗10款醬油產品,包含標榜「純釀造」者8款、未標榜者2款,14日公布價差結果。
「在8款純釀造醬油中,統一的『四季醬油』每毫升售價0.07元,價格最低;六堆釀豆油伯『金桂醬油』每毫升售價0.8元,價格最高。」消基會董事長陸雲對此指出,2款同樣宣稱100%純釀造的醬油,價差居然高達11.4倍,但醬油的實質好壞消費者卻無從區分。
非純釀價格也不低
調查還發現,標榜純釀造的萬家香「零添加純釀醬油」,其售價卻與非純釀造的日本龜甲萬「醬油原味」相同,甚至後者每毫升的售價還高於純釀造的金蘭「陳年醬油」及統一「四季醬油」。據此,消基會認為,「不論是否有標榜純釀造,這些產品都無法以價格判斷其價值。」
且日前傳出食藥署擬放寬「釀造醬油」的標示規範,只要經微生物發酵達到總氮量每百毫升0.8克,或黑豆醬油總氮量每百毫升0.5克,就可標示為釀造醬油,對此,陸雲質疑,「若以總氮量做為釀造標準,無疑是擴大食安漏洞,因為業者可以用添加物使總氮量達標,就如同之前的毒奶粉事件。」
消基會呼籲,政府應要求業者將產製過程透明化,包括:原料來源、產區、收割年分等各項資料,消費者則可以透過掃描產品的QR Code,獲得上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