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不調雨不順 2016 台灣暖化發威 (20161207 環境論壇-汪中和、賈新興)

醒報編輯部 2016/12/07 12:35 點閱 1017 次
中高緯度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需要在低溫的條件下生長,未來面對全球暖化,恐引發新一波糧食荒。(photo by getty images)
中高緯度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需要在低溫的條件下生長,未來面對全球暖化,恐引發新一波糧食荒。(photo by getty images)

主持人:林意玲 (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汪中和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賈新興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監)
記錄整理:謝宜帆、鄭羿菲、李駿民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 現在已是2016 年年底了,中央氣象局最近發佈了天氣分析, 提到台灣今年的冬天將是相對高溫。有關今年整體的天氣變化,請汪老師為我們分析。

強力颱風同時侵襲

汪中和:今年2016 年締造了很多新紀錄。首先,聖嬰現象終於在上半年結束,可是聖嬰現象帶來的影響非常深遠,當中首要的就是颱風。

今年西太平洋的颱風有25 個,但前半年一個都沒有,全部集中在7 月以後短短的半年裡,這樣的現象很不尋常,在過去很少發生。這跟大氣、海洋、聖嬰現象都有很深遠的關係。

以台灣來說,今年最突出的大概就是颱風,尤其是西太平洋的颱風。這25 個颱風不只集中在下半年,當中排名前3 名的颱風更同時侵襲台灣。不管是莫蘭蒂,或是尼伯特,還有梅姬,都在排名的前面,這是過去從未發生的事情。台灣真的度過了一個很不尋常的一年。

問:請教汪老師,颱風究竟是平均地來比較好,還是一次集中來比較好?在上半年沒有颱風,我們都能安居樂業,企業界也能做好規劃,但是下半年的颱風又太集中了。颱風平均來跟集中來, 當中差別跟影響為何?

汪中和:我們通常會說,如果一件事情是緩慢、漸進的,對我們的衝擊也會是最小的。颱風遲遲不來,來的時候又非常的大, 這種極端式的「雲霄飛車」,不管是對任何行業也好,對環境也好,其實都是最不利的。所以, 今年也是對我們相當不利的一年。

問:不曉得賈博士覺得今年台灣哪些氣象、氣候最讓人印象深刻?

今年整體溫度偏熱

賈新興:若要簡單地下個結論,今年確實不是「風調雨順」的一年。其實在今年1 月24 日就有一個低溫的超級事件,很多平地的地區都出現了罕見的雪景。有些人很高興,但這對許多農民、漁民而言是一次寒害事件,讓他們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之後到了2、3 月春天的時候, 又出現了剛才汪老師提到的狀況:去年底到今年聖嬰現象讓春天的雨量增加,溫度下降,很多作物受到了影響。幸而寒冷的情形大約到了2、3 月就結束,但是5、6 月的梅雨季非常短。隨後,台灣就進入夏天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寒冷開始,但5 月梅雨結束之後,包括有颱風的7 到9 月,其實從6 到11 月都偏向高溫,在感受上都是熱的。當然,在北部也會有人指出,有冷空氣下來、有點涼, 但整體溫度的特性還是偏熱,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溫度變化。

風不調雨不順

其次,就是剛才注老師提到的降雨問題。今年梅雨季的降雨太少,但颱風方面7 月有尼伯特, 而8、9 月生成了很多颱風;8 月生成的颱風當中,有很多都沒有來到台灣,但9 月的都跑到我們這邊來了。因而9 月的降雨非常多,也讓菜價一直受到影響。目前菜價雖然有稍微下降,但還是偏高。今年確實稱不上是風調雨順的一年。

問:謝謝賈博士的分析。我在這做一個設想,假設農民、漁民早在今年一開始的時候就能知道整年的狀況,比如說年初寒害、下半年颱風集中、高溫從5、6 月持續到年底,是會比較容易做種植方面的規劃。

雖然不論是各行各業,都需要事先規劃。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我們也只能對今年的狀況作事後分析。假若我們能事先知道未來天氣,那該有多好?不知道汪老師怎麼看?

科學預測能力有限

汪中和:這就是我們所指的「預警系統」。雖然我們的電腦很快,運算能力也很強,不過也就只能預測一周的天氣。若超出一周的時間範圍,大氣以及海洋的變化實在是超出我們的掌握。

我們會從過去的經驗掌握趨勢,但仍無法詳細得知未來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這是我們現在對於天氣系統一個不足的地方。

賈新興:是的!所謂「千金難買早知道」,確實就是這樣子。以目前的科學能力,我們只能作出有限的天氣預測。以冬天為例,也許我們能看到5 到7 天內的天氣變化趨勢,但這段時間裡要精準預測是幾度的低溫,暫時還是無法掌握的。
又以年初的寒流事件為例, 我們能在三天前得知氣溫會低於10 度,這部份倒是可以掌握。

冬季平均溫度偏暖

我在很多地方演講的時候, 都有人問我明年會不會再來一次類似的寒流。我很老實地跟各位說,以科學的能力,現在還沒有辦法作出這樣的推估,可是我們有能力做一些研判。

比如說,大概在4 月底的時候,我們就有一些預測和資料分析,顯示今年颱風會稍微來得比較晚,但是颱風生成的多或少, 其實較難判定。

像剛才主持人問及未來冬天的氣候特性,基本上,這個冬天(12 月至明年2 月)的平均溫度可能會偏暖,可是我們也研判今年會比較有冬天的味道, 還是會有冷空氣的影響。而且, 溫度的變化可能會比較快,就像最近有時候會比較熱,然後是好幾天都寒冷,之後溫度又再回升。平均來看,今年冬季的溫度還是以偏暖為主。

問:謝謝賈博士的分析。在我想像裡,如果今年的天氣變化有一個模式(pattern),並告訴大家,明年1 到12 月的模式也會跟今年一樣,例如年初有寒害、雨量會變少、下半年颱風齊發、年底會有高溫之類, 這樣大家就很好規劃了。

不過相信兩位都同意,明年的氣象有可能是迥然不同的形態,不能單純以今年的狀況作參考借鏡,所以明年我們又要繼續「看天吃飯」了。

氣候政策無法參考往年的形態,天有不測風雲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氣象專家都無法預測明年會發生什麼狀況,但請教汪老師是否有什麼長期跡象可循?各產業界在明年要做什麼規劃?

CO2 濃度破紀錄

汪中和:如今大氣中的CO2 濃度已經突破400ppm,是過去300 萬年來沒有的,因此累積非常可觀的能量在地表、大氣層、海洋、地殼與冰雪圈等地,而受到溫室氣體攔截熱能的影響,造成地表溫度不斷升高,長期趨勢是冬天越來越不冷,夏天越來越熱,且時間將越來越長。

2016 年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22),公布了2011 到2015 年的氣候報告,在2015 年的全球平均溫度可以看到,現今已經比工業革命前的均溫上升了1 度,而今年估計要比2015 年再高0.2 度,也就是全球均溫已高了1.2 度,而巴黎協定希望在2100 年前,讓全球均溫不要超過工業革命前的2 度。

極端氣候恐爆冷爆熱

賈新興:在大趨勢下,全球暖化的影響對台灣已經越來越明顯,像秋天這種涼爽的季節已經越來越少,以往每年台北的超過35 度的高溫平均是22 天,但2016 年高溫天數竟然有77 天之多,將近2 個半月都已超過35 度的高溫。

而今年的秋天特別是10 月、11 月的溫度非常暖,從氣象局的觀測資料來看,全台秋天平均溫度已超過1947 年來最熱的紀錄,秋天已沒有秋天的感覺。

前陣子本來想規劃去奧萬大賞楓,但當地的朋友都說,「天氣熱到讓楓樹沒感覺變冷,所以都還沒變色,讓賞楓時間一直往後挪。」台灣中南部的油桐花也亂了套,竟然1 年開2 次花,這都是今年天氣太暖、颱風晚來等因素造成的。

以趨勢上來看,極端高溫、乾旱、暴雨等事件會持續增多,特別是爆冷爆熱也是未來須要留意的。

農作減產供需失衡

汪中和:我覺得天氣的極端變化對我們傷害非常大,以今年蔬果來看,若要吃芒果的話,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雨量與溫度都對芒果的生產季節造成非常大的衝擊,且不單是台灣,全球都一樣。

2016 年受到聖嬰現象的全球影響,印度的小麥、巴西的玉米都大量減產,讓全球的糧食供應市場供需失衡,天氣極端變化讓我們越來越難掌控,農業生產更是首當其衝。

問:全球暖化能否從正面來看,比如說氣候偏暖,熱帶水果會否多一點?熱,對人類來說有什麼樣的好處?我們如何找到與環境共存的方法?

植物很難適應高溫

汪中和:熱帶種植的作物無論是糧食、水果等,種植面積確實也會越來越廣,但過程中因為天氣極端變化,導致短時間強降雨、長時間乾旱、溫度又是忽高忽低,對植物來說比較無法適應的。

另外,現在晚上溫度提高的幅度是白天溫度的3 倍,這對農產品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因為有的植物晚上不夠冷就長不好,讓它沒辦法休息、生長的酵素也無法分泌等,而冬天若夠冷,也會讓部分病蟲凍死,所以冷對植物來說反而是種保護。

賈新興:俗話說「瑞雪兆豐年」,也就是冬天溫度比較冷, 代表隔一年對農作物的生長會比較好,低溫會讓很多病菌、害蟲凍死。

要正面談暖化好像真的比較少,雖然熱帶作物種植的範圍可以增加,但中高緯度的主要糧食作物,如小麥等,其實較需要低溫的條件生長,太熱的話會是負面影響。

而在很多公共衛生的研究都顯示,負面的效應會比較多,因為熱帶蚊蟲可以生存的區域也會越來越多,如登革熱等,所以看起來暖化的好處相對比壞處少了一些。

問:回顧2016 年,其實不只是台灣、包括全球,都慢慢走向暖化,熱能一直居高不下,整體來說,雖然我們無法預測天氣, 但是我們可以知道暖化的影響是持續的。

看起來,寒帶氣候的居民比較有競爭力、生存力,反而是處在熱帶氣候的民眾會比較難以度過更加酷熱的環境。請汪老師來深入分析,為什麼我們寧可天氣冷,也不要熱一點?

溫帶氣候最怡人

汪中和:從人類的文明史來看,可以知道溫帶、還有四季分明的氣候,對於人類不管是在智能、經濟、或是國家長遠的發展,相對來說是會比較好的。那麼在熱帶氣候區,天氣炎熱、季節的變化少,對人類身體造成的影響非常大,整體活動會受到限制。所以,我們希望天氣不要極冷、不要極熱,生活在溫帶氣候應該是最好的。

回顧過去的100 萬年以來,地球的氣候變遷就是在循環,有冰期、暖期交替發生,每個週期大概是10 萬年。在這10 萬年的變化裡面,其實暖的時間是很少的,約1 萬年左右。

其他的時間,都是從暖到極冷,所以冷的時間是比較長的, 而真正很暖的時間在人類歷史或是整個氣候變化裡面來說,占的比例都是很低的。

問:請賈博士也跟我們分析一下,到底人類對於天氣的適應是怎麼樣?

賈新興:剛才汪老師從古氣候的角度來看,確實地球偏冷的時間是比較多的,中間回暖的間冰期影響較少。當然這是從地球的氣候特性上來看。若是從古文明發展史來看,很多文明都是出現在比較熱帶的地區,像是埃及、印度等等。

可是,我們看到近代的科學技術發展,好像都是發展自中高緯度國家。正如剛汪老師所說,四季分明的區域,它的科學技術能力發展,似乎是比較進步的。從事後的角度可以看到,這是人類比較能適應的環境。

低開發國家難因應

面對氣候變遷,現在暖化看起來相對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也就是說在比較溫帶的地方,四季分明的狀況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因為從氣候變遷的模擬情境推估可以得知,暖化感受最明顯的地方是在中高緯度地區,像是美國、歐洲,這些北緯4、50 度以北的國家,這也是為什麼環境專家不斷呼籲氣候變遷的重要性。

再者,受到氣候變遷衝擊最脆弱的區域,看起來好像是在熱帶、低緯度國家,較屬於低度開發的區域,例如非洲, 它們會比較難適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已開發國家針對這項全球議題,要提出一個「氣候基金」,這些國家在COP22(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說是希望能達到1 年1 千億美金。但是,現在聽說只有1、200 億,約1/5。

看起來,這個趨勢告訴我們, 不只是已開發國家,特別是在低度開發國家,它們應對暖化的脆弱度是最高的。

問:剛提到暖化已經是不可避免的現象,也提到有2 個做法: 像是節能減碳,可是要大家不要開冷氣、盡量不自己開車,是有點困難、吃力的;此外,怎麼因勢利導?既然會面臨全球暖化, 那要用什麼方法能夠減少它所帶來的壞處?這點我要考兩位專家,來跟我們分享怎麼利用這個趨勢,創造人類的幸福?

減碳勢在必行

汪中和:我覺得,節能減碳是2 個議題,其中「節能」並不非得要看得那麼嚴重,因為我們的能源過去是依靠化石燃料,而我們現在有太陽能、風力發電、地熱、再生能源等可以彌補前面那些消耗性能源的缺口。現今科技越來越發達,生質能源將來也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發展項目,所以能源還是可以隨經濟發展持續往前發展。

可是「減碳」是一定要進行的目標,地球的溫室氣體濃度實在是太高了!它對我們造成的影響也太大了!所以,減碳是勢在必行,而且是非做不可。這種低碳經濟是我們未來發展一定要去努力的地方。在這方面,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是沒辦法逃避的事情, 只能從別的地方想辦法去彌補。

除此之外,暖化的趨勢已經無法迴避,巴黎氣候協定讓世界各國共同遵守不要讓全球氣溫升高到2 度,可是目前看起來是很高難度的目標。我們現在只能努力往前,在這過程中,整個地表溫度至少還會升高1 度以上。

過去這100 多年以來,全球氣溫已經升高了1 度,我們就看到我們所造成的影響、氣候的變化、極端性的產生已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衝擊。未來整體氣溫還要再上升1 度,往後面臨的衝擊恐怕要更大。

盡力調適氣候衝擊

所以,我覺得,「調適」其實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說,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的科技、所有資源的配置,都應該是著重在如何去調適、減緩這衝擊帶給我們的影響。如果這方面我們做得不好,就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問:賈博士的看法是什麼呢?

賈新興:剛汪老師提到,減碳是勢在必行。因為已經造成這麼大的影響,未來的情境也確實是會朝目前的方向走,變成「減碳」是一支很重要的劍。另外一支劍則是「調適」。

當然,要解決氣候變遷調適的問題,每個國家所要面對的問題可能都不同,它的特殊性、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結構都不一樣,所以我們要怎麼用比較正面的方式來做氣候變遷的調適。

多方參與 集思廣益

現在看起來,政府和民間多方的參與,藉此解決區域性的問題,是很重要的。像我就看到聯合國有一些創新合作的平台,有點類似於募資,可是他們是網羅新點子(idea),集思廣益來解決脆弱度較高的國家所面臨到的氣候變遷問題。我覺得,這個是很正面的作法,大家共同思考對策很重要。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謝兩位專家提供給我們寶貴的意見,暖化既然是不可逆的發展,甚至在它升溫會越來越快、越加嚴重的情況下,人類勢必要運用集體的智慧來與之對抗、因應,開發出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規劃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