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困境 嚴長壽:缺反思能力

鄭羿菲 2016/11/02 14:47 點閱 13020 次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認為,台灣教育的困境是未跟上網路改革,依舊讓學生花時間死背,而非教育學生與社會連結。(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認為,台灣教育的困境是未跟上網路改革,依舊讓學生花時間死背,而非教育學生與社會連結。(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現在的教育方式,正讓台灣走向迷航。」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2日在華人領袖高峰會上表示,近5年來,諸多名校將最先進的教授課程放上網路讓學生學習,但台灣的教育仍停留在古早年代,當知識已成為資訊時,為何還要讓學生花時間死背?他認為,「教育是要培育學生們生活反思的能力,而非止於專業的培育。」

領袖峰會登場

2016年的華人領袖高峰會邀請了前總統馬英九、嚴長壽、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誠品集團董事長吳清友等人,前瞻分享最新的教育、科技與文化的大未來。

「芬蘭的教育師資每10年就會做好心理準備,面對世界的新趨勢做學習與改革,很可惜台灣的教育並沒有這樣的文化。」嚴長壽2日在2016峰會上分享「教育大未來」時表示,台灣極需要重新定位,過去的大師引航者已漸漸凋零,讓台灣在經濟舞臺、國際能見度明顯逐漸消失,面臨「大師消失」的世代,必須用下一代的思維來教育下一代的未來。

網路學習趨勢

嚴長壽說,近日網路上引起熱議的議題是,「我們還是用250年前的方式來教育學生,也就是一位老師在台上講、學生在台下聽,」但許多名校(從小學到大學)在近5年開始,就逐漸把最先進師資的課程放到網路上給學生搜尋學習,這是「網路」帶來教育的全新改變,「教授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與學生一同學習、研究的整合者,共同挑戰新的時代。」

「人類永遠都要面對2個極端威脅,『科技發展取代人力』與『極端氣候改變』,而教育核心應更多地教導下一代與自然共存、生活的能力。」嚴長壽指出,教育並非只是培育學生就業的專業能力,更應該向下一代傳遞,人需要把物質慾望降低,提升精神能力、在生命中找到自信、與人溝通、與社會連結、付出愛心、關懷弱勢、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