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佳楠台北報導】「企業界希望核一核二能繼續營運,必要時可啟動核三。」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 27日表示。對此,林全院長回應,社會對核電的疑慮已成為主流意見,「繼續發展核電是不可行的。」對於張忠謀日前在工商總會質疑「創新」產業造成分配問題,林全澄清,政府並非要捨棄舊產業,而是要在既有產業之下,催生新的產業、創造新的投資機會。
「行政院長與商業領袖座談會」27日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行政院長林全率領20多位部會首長前來聽取產業建言,官員手上都帶著資料嚴陣以待。賴正鎰進場前受訪表示,「台灣這20年來似乎呈現鎖國狀態,金融政策太過保守,也不歡迎外資。」他呼籲,政府應儘速改變投資環境,也讓勞工薪水有機會提升到50K。
提5訴求 重振投資
賴正鎰致詞時指出,台灣20年來的投資環境內外艱鉅,大家都在崗位上戰戰競競地打拼。而政府的能源、勞動、人口、觀光、房地產和股票、兩岸等各方面的政策有眾多問題,加上立法院兩黨對立嚴重,「反對黨為反對而反對,」社會氣氛也變得相當民粹,導致整體投資環境不樂觀。
台下近百位商業領袖帶來歷年最多的76個產業提案,商總也提出「五要」訴求:一、政治面:穩定兩岸關係,化解朝野對立。二、經濟面: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產業升級。三、社會面:促進社會和諧,社福政策制度化。四、教育面:解決十二年國教亂象,重振技職教育。五、民生產業面:要長期穩定的水電能源。
解決成長和分配問題
林全院長認同理事長提出的問題,他也回應表示,「唯有克服挑戰,才有可能會向先進國家邁進。在過去20年來,我們就是差了那麼臨門一腳。」他說,這也是為何蔡英文總統選舉時要提出「創新、就業、分配」的新經濟模型。
針對他24日在工商總會再次提起後,業界產生不同的解讀,林全院長澄清,「成長和分配」是經濟發展的兩大問題,沒有處理好就會造成社會不安定。而台灣企業因為希望提升競爭力,早年面對勞工工資提升、土地變貴、環保規格變嚴格時,過去陸續外移到低生產成本的國家。
林全院長也說,由於國外生產、國內接單的模式造成國內失業率提高、薪資停滯、社會分配不公等問題,政府會投入更多資源,增加企業的創新機會,也提高企業的附加價值,所以創新和就業就是為了提高國內投資。
至於改善投資環境的做法,林全院長提出兩點:現有產業如何增加人才、鬆綁法規、擴大市場和國際接軌?另外,新的投資機會也要增加。他強調,這也是為什麼執政團隊會提出5+2新產業,這不代表政府不要舊的產業,而是要在舊有產業之下,還要發展新的產業。
核電不可行
林全院長進一步強調,「大家對於核能發電的疑慮已成為主流意見,未來能源結構改變後,核能要繼續發展,現在看起來是不可行的。」因此,希望在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的投資能夠增加。針對兩岸關係,他則說,還是「會和中國大陸的市場維持一定的關係,」但是不能只依靠單一市場,所以政府要藉著新南向政策,到更多東南亞國家尋找機會。討論結果將在會後對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