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由時報] 2025非核登朝日頭版 經長:不讓子孫面對核廢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1864299
朝日新聞今於頭版刊登以「台灣完全廢核 受福島第一事故影響到2025年完全停止」為題的報導,描述台灣在日本311震災後民意轉向反核,蔡政府為達成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行政院近日批准電業法草案,鼓勵民間部門參與再生能源,未來目標以太陽能及風能發電等再生能源的佔能源比例提高到20%。
他也指出,台日間有合作離岸風力的可能。李世光說,台灣海峽的結構使季節風風力加速,台灣具有良好風場品質。但目前遇到的困境是上一代的綠能政策不夠清楚,也沒有自己的技術。他強調日本的製造經驗很棒,可成為另一塊台日合作的契機。
回應:之前在招商論壇上,就有許多國外業者對台灣風能感興趣,也已設廠投資。政府應輔導澎湖、新竹等縣市全力發展風能。
2.[中國時報] 反全球化浪潮作梗 比利時傳異議 歐加經貿協定碰釘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023000335-260119
歐洲聯盟為期兩天的高峰會21日在布魯塞爾閉幕,成員國未能就批准與加拿大之間的《綜合經濟與貿易協定》(CETA)作成共識決。歐盟28個成員國中已有27國同意批准CETA,但比利時瓦隆大區地方政府卻不應允,認為CETA會在就業、社會福利和環保等方面帶來負面效應,導致協定的簽署觸礁。
加拿大國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21日特地赴瓦隆大區首府那慕爾,與其領導人進行磋商,結果無功而返。她語帶哽咽批評說,「很清楚,現在的歐盟無能力達成國際協議,哪怕是與加拿大這個認同歐洲價值的國家,哪怕是與加拿大這樣友好和有耐性的國家。」
歐盟內部正面臨反全球化浪潮的考驗。上月,有近萬名民眾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附近遊行,抗議CETA以及歐美間的《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定》(TT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