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公共工程建設 能否做好溝通?(李若松)

李若松 / 資深媒體工作者 2016/10/23 16:56 點閱 1497 次

為了更美好的明天,民眾必須忍受公共工程建設的不便;但公共工程能做得更精準、更注意溝通細節嗎?

「國道一號南北雙向楊梅交流道至湖口交流道主線封閉,交通管制車輛請配合改道行駛」,這是國道高速公路局網站公告,10月27日為了配合遠通電收門型鋼構吊掛,高速公路又必須封閉7小時,似乎忽略國道二號機場系統8公里至大竹交流道5公里日前曾因封閉8小時與工程延誤引起的民怨。

國道二號因工程延誤通車,造成一萬多用路人不方便,罵聲連連。高公局宣稱要強化封閉改道宣導,以避免類似情形再度發生。但最近行駛高速公路看到國道一號重要路段雙向要封閉7小時,真為政府溝通作法捏冷汗。

同樣狀況發生在都會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松山文創園區附近與基隆路平行巷道,大區域圍籬,旁邊告示牌是為了市民好,必須展開人行道改善工程,但細看兩張告示牌,一張寫的是「今年3月18日開始,到今年底結束」應該是得標廠商的大計畫時間,另一個告示牌則從10月14日到12月17日,似乎是這區域實際施工期。

無論是國道雙向封閉7小時或台北市高流量巷弄人行道施工,受影響的大眾都是數千上萬人,前者要求用路人必須繞道而行或能宣導非必要不上高速公路,後者不是只是巷道施工,如果施工期長達兩個月,將嚴重影響基隆路、忠孝東路四段等主幹道交通順暢,人行道工程為何不快速密集施工,為何要拖兩個月?

國道或市區重要道路施工,除了施工附近區域宣導,事先應該善用大眾傳播媒體公益宣導,就像台北市北門附近忠孝橋引道拆除工程,不僅慎選施工時間、快速施工,還提早大力宣導交通疏導;如果施工前2天才公告或只在施工附近場域公告,如何能提高民眾對施政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