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共識兩岸公約數 前官員說從頭

章文 2016/10/11 22:48 點閱 9555 次
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擔心扁政府無法接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就進一步簡化地稱「92共識」,避開「一個中國」這個綠營敏感的字眼。(photo by影片截圖)
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擔心扁政府無法接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就進一步簡化地稱「92共識」,避開「一個中國」這個綠營敏感的字眼。(photo by影片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章文、鄭羿菲專訪】1992年兩岸在香港會談,究竟只是一段歷史,還是有建立「共識」?兩岸的僵局如今就卡在這裡。馬英九總統時期一直在「92共識」的基礎之下,與中共交往,彼此互動互惠、簽下許多協議,在政黨輪替之後,蔡英文總統不論是520就職、或是國慶日演講,都只承認「1992年會談的歷史事實」,避而不談「92共識」,「小英不願意談,主要是92共識承認一個中國,無法向她的支持者交代。」一位前海陸兩會高層官員接受專訪時表示,如何突破,將考驗她的智慧。

照本宣科說立場

「92共識」果真存在嗎?上述受訪的前兩岸高層官員說:「當然有共識,如果沒有共識,怎麼會有1993年的『辜汪會談』,與後續的各種兩岸協議的簽訂呢?如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等。」他透露,事實上,剛開始中國本來不想跟我們談的,後來決定雙方會談之前先各自照本宣科地唸自己對一中的解釋與立場(即各自表述),唸完了就把稿子丟到一旁,雙方都算「有聽沒有到」,不去爭論兩岸的敏感話題,繼續進行事務性討論。這就是所謂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上述前官員進一步指出,當年中國堅持強調「一個中國」,而台灣多加了「各自表述」,也就是各說各話,一開始中國曾持反對意見,但後來還是默認了,到了2000年,眼見國民黨政府要被輪替了,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擔心扁政府無法接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就進一步簡化地稱「92共識」,避開「一個中國」這個綠營敏感的字眼,內容也更加模糊化,就稱「92共識」。

兩岸擱置爭議

前述官員回憶說,由於當時中國堅持兩岸要進行任何正式、官方的談話,一定要以「一個中國」為原則,對台灣來說是個大難題,我方就丟出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大屋頂是一中,但實質內容中國說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則說是中華民國,把一中模糊化。畢竟若是認真爭論了什麼也談不成,沒有意義。之後該談偷渡解決方式的,就談偷渡解決方法,該談什麼主題,就談什麼主題,如2009年就談成了兩岸共同打擊犯罪。

在2002年,中共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曾將1970年中國入聯後,各個與中國建交的邦交國所稱的「一個中國三段論」,改為「一個中國『新三段論』」,由原本「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改成「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並將之列入中國官方文件「政府工作報告」中。語氣已經緩和許多,前述官員回憶說。

尋求創意與智慧

他分析,蔡總統之所以不提「92共識」,主要是認為「92共識」四個字會讓人聯想到一中,但她不能解釋成民眾投票給她,就代表不接受「92共識」,因為她的當選其實是國民黨少了300萬黨員票,這是前總統馬英九的施政太差而不願支持,加上新北市長朱立倫半途趕下原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洪秀柱,造成民眾的反感。

如今,蔡英文拒談「92共識」這四個字,這卻是中方最堅持的兩岸談判基礎,前述官員認為,打破僵局之道,是小英總統與其幕僚能有創意與智慧,找出其他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談判基礎或共識,並由雙方都能接受的中間人穿梭協調,否則受害的還是台灣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