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政府豈可出手使勞資敵對嘶殺? (林建山 )

林建山 / 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2016/08/25 19:38 點閱 1851 次

最近勞動部竟在政府輪政未滿百日時刻,急忙推出根本逆乎世界潮流的「再工會化」或「加強工會化」(re-unionization)勞動市場政策,令國內外經濟專家普遍難以理解。

新政府「小事化大」

蔡英文新政府閣執政一個月爆發了政府主動杯葛仲裁、衍生摧毀勞動體制機制的華航罷工事件,並因此波及擴散延燒出國道客運、臺鐵「工時」問題,兩個月又見到了推翻選前承諾的「七休一」髮夾彎推遲事件,三個月滿百日前夕則爆發了打破「約雇」毀壞「勞動契約法制」,並非法動用國家公權力、脅迫資方財團勒索民間企業「不樂之捐」,「超額大放送」97位根本無理卻激越抗爭的國道收費員「安置補償」事件。

這接連三起「化小事為大事」勞雇(資)事件,十足映現了蔡英文治國政策的「徹底仇富反商、一味獨尊勞工)意識形態原形;而追根究柢這百日三事件的背後,無疑都是為了「銘謝多數票」與「確實履行競選支票承諾」,以致嚴重破壞國家法制、民間契約規則、社會良善合約協議,亦在所不惜。

「脫工會化」先「加倍工會化」

蔡英文執政百日引爆這三起「小事化大」連環勞雇(資)事件,所錯誤引申的意外逆倒翻轉臺灣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正軌的,正是在當今全球經濟社會,特別是中進以上經濟國家勞動市場,過去四十年間悉在進行「脫工會化」(off-unionization)運動,且無一不處在積極升級擴大趨勢之中。

以最具指標代表性的美國為例,其歷年來最高「工會化比率」(unionization ratio),亦即參加工會員工人數占全國全體勞動力地比率,在1980年代以前,雖曾締造過高達85%記錄,但時至今日,此一指標數字則僅剩下11%不到;而以高科技產業最為密集的加州為例,則更是締造了低於5%以下的全世界記錄,充分表示現今先進經濟社會的「低工會化」或「脫工會化」,才是各國勞動市場的主流。

然則,蔡英文百日執政之下的臺灣,在今天竟然不思如何有效調和並管理好整體社會的良善「勞雇關係」,卻已經急急棄守政府機關組織基本職責,而迫不及待地創導起根本「脫軌國際」的倒行逆施作為,正由行政院二級機關的勞動部出面,大力鼓吹起「再工會化」(re-unionization)運動。

在臺灣產業經濟社會的千行百業中,積極創造出更多元、更多樣、更多形式,乃至要大大倍增現有「產業工會」及「廠商工會」的更多工會組織數量來。

也就是說,在同一個產業中,要加多不止一個以上的產業工會,在同一個公司企業中,要鼓勵每一個獨立工廠及分支機構都成立不止一個以上的企業工會。

惡化和諧的「勞雇關係」

蔡英文百日執政之下的臺灣,卻還須要由勞動部出面且如此積極做為,可以想見其必然可得的結果,恐讓臺灣勞動市場的「勞雇關係」,再度退回到固舊洪荒叢林時代;也就是說,如此積極做為的目的,應該旨在意圖讓臺灣社會,全面性再度落伍倒退到18世紀以前,能夠處處見得到「勞資敵對嘶殺」,以及聽得到「工會無限上綱以打倒資本家為職志」的固舊時代。

如此,是否在臺灣的一切經濟活動,市場對內對外交易,豈非都得棄經濟的普世「商業契約」法則機制,而改為完全依循「社會契約」而行?一切但看政府臉色以及工會臉色而行,而完全棄置市場變遷衝擊挑戰於不顧?

前景不樂觀

但是,這樣子嚴重「黜資崇勞」的極端左派經濟治國意識形態的激越大傾斜,極其可能肇致在可預見短期未來,就要倒懸臺灣經濟發展,使臺灣社會前景從繁榮昌盛,遽變為侷促困鎖,甚至全面淪陷於均貧大頹退的惡劣政經格局當中。

這也難怪,蔡英文百日執政下的臺灣「再工會化」或「加倍工會化」新政策措施一出,立即引發了臺灣社會普遍化的嚴重漸進恐慌氛圍,甚至於嚴重影響對於臺灣未來前景,乃至振興悶經濟展望將不再樂觀。